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18-08-03 11:25:09 | 收藏
1、 1955年,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讲话中,毛泽东提出了( )
A、“先机械化,后集体化”的观点B、“集体化和机械化同时并举”的观点
C、“先集体化,后机械化”的观点D、“集体化和机械化分别推进”的观点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P78)
【考点点击】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毛泽东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讲话中提出的观点。
【要点透析】1955年,在关于《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讲话中,毛泽东提出了先集体化,然后机械化的观点,形成了先通过互助合作实现集体化,然后在集体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发展道路。
2、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 )
A、党的领导B、改革
C、发展D、稳定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P123)
【考点点击】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要点透析】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解放和爱聚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3、 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 )
A、武装革命B、社会改造
C、阶级斗争D、改革开放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P120)
【考点点击】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改革开放。
【要点透析】改革开放是在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大势,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惨痛教训的基础上所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
4、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意味着( )
A、这两个问题都没有解决B、这两个问题都已经解决
C、和平问题已经解决,发展问题还没有解决D、发展问题已经解决,和平问题还没有解决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P1766)
【考点点击】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理解。
【要点透析】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要清醒地看到,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一个都没有得到解决,还需要各国人民长期不懈的努力。
5、 1963年,周恩来将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是指( )
A、一国两制B、和平统一
C、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D、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P166)
【考点点击】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周恩来归纳的对台政策的“一纲四目”。
【要点透析】1963年,周恩来将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即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四目”即台湾统一于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台湾之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台湾所有军政及经济建设一切费用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政府拨付;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俟条件成熟并尊重蒋的意见,协调决定后进行;双方互不派人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举。
6、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是( )
A、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C、新的资产阶级D、不劳而获的寄生者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P184)
【考点点击】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
【要点透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这些阶层归纳起来主要有: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这些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7、 我国的政体是( )
A、人民民主专政B、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P139)
【考点点击】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的政体。
【要点透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人民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8、 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 )
A、遵循的基本原则B、把握的根本要求
C、秉持的首要态度D、承担的重要责任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P160)
【考点点击】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必须树立的生态文明理念。
【要点透析】面对当前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
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 )
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B、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经历的阶段
C、社会主义的发达阶段D、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实现共产主义的整个历史阶段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P96)
【考点点击】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要点透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指 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 会主义必然经历的阶段,即我国进入社会主义 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也就是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
10、 毛泽东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会议是( )
A、中共六大B、中共七大
C、瓦窑堡会议D、晋绥干部会议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P62)
【考点点击】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毛泽东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会议。
【要点透析】l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概括出来。
11、 党的十五大提出,到21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周年时要( )
A、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发达国家水平B、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C、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D、实现共产主义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P116)
【考点点击】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
【要点透析】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三步,是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l997年党的十五大将其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I9标。其中,到21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周年时要基本实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化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
12、 毛泽东认为,人民内部矛盾的性质是( )
A、非对抗性矛盾B、对抗性矛盾
C、敌我矛盾
D、阶级矛盾【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P89)
【考点点击】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民内部矛盾 。
【要点透析】人民内部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13、 按劳分配主体地位的决定条件是( )
A、公有制的主体地位B、劳动者的需要
C、生产力水平D、劳动成为谋生手段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P135)
【考点点击】本题考查的知识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要点透析】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缮渲亨揆劳分配的主体地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关系,有什么样的所有制就有与之相适应的分配关系或分配制度。按劳分配是公有制在分配上的实现,公有制内部必然实行按劳分配,而公有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体地位也决定了按劳分配在分配领域内的主体地位。
我们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必由之路是( )
A、阶级斗争B、改革开放
C、文化繁荣D、国家独立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P103)
【考点点击】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要点透析】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是我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必由之路。
15、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办法是( )
A、没收资产B、合作化
C、和平赎买D、集体化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P79)
【考点点击】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对资本主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办法。
【要点透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途径,采取和平赎买的办法逐步把以剥削工人剩余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16、 毛泽东认为,针对不同问题,应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法。其中,民主的方法包括( )
A、讨论、批评、说服教育B、依法治罪
C、剥夺政治权利D、劳动改造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P89)
【考点点击】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民内部 。
【要点透析】毛泽东认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前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分别采用专政和民主两种不同的方法。所谓民主方法,就是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和说服教育的方法。
17、 邓小平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是在党的( )
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二大
C、十二届四中全会D、十三大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P46)
【考点点击】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邓小平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的会议。
【要点透析】1978年召开的党的羊一。届。三节圣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首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
18、 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是( )
A、实现共产主义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文化繁荣D、社会稳定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P110)
【考点点击】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要点透析】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 )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B、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实现共产主义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P149)
【考点点击】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要点透析】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20、 毛泽东思想继续发展的时期是( )
A、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遵义会议后到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P46)
【考点点击】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毛泽东思想得到继续发展的时期。
【要点透析】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系统地阐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理论和政策,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进行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继续发展。
21、 社会主义的本质指的是( )
A、社会主义制度特有的根本属性B、共产主义制度特有的根本属性
C、所有社会制度的共有属性D、社会主义制度的暂时属性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P107)
22、 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唯一正确和科学的态度是( )
A、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B、坚持维护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
C、靠引证马克思关于某一问题的某一论证来解决问题D、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P41)
【考点点击】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待克思主义唯一正确和科学的态度。
【要点透析】中国革命扣建设的实或茬讨,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才能使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唯一正确和科学的态度 。
23、 近代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 )
A、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D、资本主义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P59)
【考点点击】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代中国社会 。
【要点透析】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严重影响,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24、 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
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B、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D、是否有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P54)
【考点点击】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之间的关系。
【要点透析】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生产力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综合国力增强是生产力发展的宏观表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体现。
25、通过没收官僚资本,新中国建立了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 )
A、混合经济B、集体经济
C、国营经济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参考答案】: C【答案解析】: (P75)
【考点点击】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通过没收官僚资本,新中国建立起来的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 。
【要点透析】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通过没收官僚资本,新中国建立起来的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多种经济成分钟居于领导地位
2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参考答案】: (P68-71)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的长期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毛泽东把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比作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中国革命三大法宝中最重要的是党的建设。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阵线,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工程。
【参考答案】: (P155)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碍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碍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参考答案】:(P49-5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太基本问题展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思想理论观点,构成了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
(3)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
(4)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
(6)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9)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整体上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参考答案】: (P92)
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他强调,在我们这样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具有艰难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完成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艰巨任务,建成社会主义不要讲得过早了。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在中国,50年不行,需要l00年,或者更多的时间。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不断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逐步克服盲目性,认识客观规律,才能实现认识上的飞跃;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找出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制定适合中国情况的方针和政策。
【参考答案】: (P191)
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贯穿于党的性质、宗旨、任务和全部工作中,体现在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实际行动上。党的先进性同党的纯洁性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纯洁性是先进性的前提和基础,先进性是纯洁性的体现和保证,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当然,这种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而不断丰富与发展的;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必须通过坚持不懈地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才能保持与发展的。
【参考答案】: (P112)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把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第一位的变革作用
(2)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主要素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
(3)现代科学使管理日趋现代化、科学化
(4)高科技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更力突出
32、简述当今对外开放环境的新变化。
【参考答案】: (P127-128)
我国的对外开放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外开放的内外环境均发生重大变化。从国际看,一是经济全球化的驱动力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二是世界经贸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三是国际产业竞争与合作的态势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四是国际社会对我国的认知和期待也在发生重大变化从国内看,我国的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活水平大幅度提升,形成了相对完备的产业体系,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能力增强,已经具备了进一步扩大开放、提升开放水平的基础和条件。同时,我国也存在着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资源环境约束强化,传统优势被削弱,新优势尚未建立,转变发展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的任务艰巨,制约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较多,对外开放的层次、水平和效益亟待提高。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 学习交流群 -
关注“自考直通车”
点我咨询
12-18
12-18
12-18
12-18
12-16
12-16
12-16
12-14
Copyright©2018-2023 百分自考网(Www.Exam100.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蜀ICP备18037099号-1
微博二维码
中国自考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