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导航
  • 全国

全国

全国自考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全真模拟题(十二)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18-08-03 14:30:05 | 收藏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真相和假象的区别在于(  )

    A、真相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

    B、真相是确定的,假象是不确定的

    C、真相是稳定的,假象是变动不居的

    D、真相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参考答案】:D

    2、 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  )

    A、世界的本原是精神

    B、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C、世界是统一的

    D、世界是发展的

    【参考答案】:C

    3、 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等。其中全部理想的核心是(  )

    A、社会理想

    B、道德理想

    C、职业理想

    D、生活理想

    【参考答案】:A

    4、 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认识是否同(  )

    A、已有的理论相符合

    B、已被实践证明的真理相符合

    C、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符合

    D、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符合

    【参考答案】:C

    5、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粮食同玉米、高粱、小麦之间的关系属于(  )

    A、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B、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参考答案】:A

    6、 面对消极腐败的事物或现象,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从哲学一看,这是因为(  )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C、多种原因引起一个结果

    D、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参考答案】:B

    7、马克思主义是(  ) 

    A、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B、人类全部优秀文化成果的总汇

    C、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和

    D、关于未来社会具体设想的学说

    【参考答案】:A

    8、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这是一种(  )

    A、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

    C、旧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 

    【参考答案】:C

    9、 在真理论上坚持唯物主义,就必须承认(  )

    A、真理的客观性

    B、真理的相对性

    C、真理的全面性

    D、真理的具体性

    【参考答案】:A

    10、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科学社会主义是其(  )

    A、理论基础

    B、核心内容

    C、指导原则

    D、前提条件

    【参考答案】:B

    11、 先设计工程图纸,然后按图纸施工,建成大楼。这一事实说明(  )

    A、意识在先,意识的产物在后

    B、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C、意识对物质有决定作用

    D、物质对意识有决定作用

    【参考答案】:B

    12、阶级斗争归根到底是(  )

    A、由思想观念的分歧引起的

    B、由物质利益的对立引起的

    C、由政治主张的差异引起的

    D、由宗教信仰的不同引起的

    【参考答案】:B

    13、 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科研成果层出不穷。从根本上说,这是由(  )

    A、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

    B、正确的科技政策决定的

    C、环境和资源状况决定的

    D、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 

    【参考答案】:D

    14、 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  )

    A、夸大运动的绝对性

    B、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

    C、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D、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

    【参考答案】:B

    15、 唯物辩证法提供的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是(  )

    A、普遍联系法

    B、阶级分析法

    C、矛盾分析法

    D、具体分析法

    【参考答案】:C

    16、 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不顾实际情况,死搬书本上的教条。这在认识论上犯了(  )

    A、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错误

    B、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C、唯理论的错误

    D、经验论的错误

    【参考答案】:C

    17、 下列各项属于主观臆想联系的是(  )

    A、江河污染影响人们的生活

    B、核泄漏事故危及人类的生存

    C、毁林导致生物物种的迅速减

    D、彗星出现预示将要发生战争

    【参考答案】:D

    18、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

    A、阶级斗争

    B、个人和群众的矛盾

    C、社会基本矛盾

    D、革命和改革

    【参考答案】:C

    19、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教育属于(  )

    A、实体性因素

    B、运筹性因素

    C、准备性因素

    D、渗透性因素

    【参考答案】:C

    20、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  )

    A、它完成了对各种客观事物的认识

    B、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C、它是检验人们各种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

    D、它对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有具体的指导作用

    【参考答案】:B

    21、 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  )

    A、实践是主体纯主观的精神性活动

    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C、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

    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物质活动

    【参考答案】:D

    22、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  )

    A、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B、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C、改变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形式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参考答案】:D

    23、 有人认为,只有感性经验才是可靠的,抽象的理论是不可靠的,这在认识论上犯了(  )

    A、唯理论的错误

    B、经验论的错误

    C、形而上学的错误

    D、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参考答案】:B

    2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主要是因为(  )

    A、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

    C、实践可以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

    D、实践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

    【参考答案】:C

    25、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社会生产与社会消费的关系问题

    【参考答案】:C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

    【参考答案】:(P141)
    阶级斗争学说不是马克思最先提出来的,但是马克思主义第一次揭示了阶级的本质。
    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有如下几点:
    (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2)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证。
    (3)无产阶级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2、生产关系的内容有哪些?为什么说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

    【参考答案】:(P130)
    (1)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
    它包括三项内容:
    第一,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第二,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包括交换);
    第三,产品的分配方式。
    (2)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这是因为:
    第一,它是生产劳动得以进行的前提;
    第二,它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
    第三,它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第四,它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考生任选其中2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如果考生回答的题目超过2题。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2题计分。)

    1、试述辩证的否定观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P83-84)
    (1)辩证的否定观:
    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通过事物内部矛盾丽进行的对自身的否定。
    ②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首先,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其次,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因此,新旧事物通过否定的环节而联系起来。
    ③辩证否定是扬弃。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辩证的否定是包含着肯定的否定,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现实意义: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否定什么和肯定什么,批判什么和继承什么,都要从实际出发,进行具体分析,反对不加分析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这种继承只能是有批判的继承,批判和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做到“推陈出
    新”“古为今用”。既要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又要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对于外国文化,既不应全盘照搬,也不应一概捧斥,要采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的借鉴和吸收的态度。既要以博大的胸襟和开放的视野,大胆吸收外国文明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又要批判和抵制外国资产阶级腐朽的、没落的东西。总之,应立足于中国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吸纳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建立既能体现现代世界文明水准又有自己民族特点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系。
    (2)否定之否定规律:
    ①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酋透的、上升的。事物发展到否定之否定阶段.克服了前两个阶段(即肯定阶段和否定阶段)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保留了前两个阶段的积极因素,使事物得到充分发展和完善,因雨事鲁发晨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②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一方面,否定之否定规律使事物的发展过程呈现出周期性,表现为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另一方面,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一个反复斗争的过程,由于某现偶然原因的出现,使事物的发展还可能出现暂时的倒退。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如果割裂二者的统一,会导致循环论或直线论现实意义:把握否定之否定规律,坚持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对于正确认识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要坚信社会主义的前途是光明的,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不要因暂时的挫折而动摇。其次,要准备走曲折的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要有充分的认识,保持清醒的头脑,准备克服各种困难,在曲折的斗争中开辟前进的道路。
    2、如何理解当前我国的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参考答案】:(P147)
    (1)当前中国的改革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它是一项系统工程,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拓展。改革的关联性和互动性也日益增强。这就需要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改革有机衔接起来,紧紧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磊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代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2)当前中国的改革不仅是全面的,而且是持久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必须持续不断地推进改革。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地深化重要领域改革,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的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3、如何理解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参考答案】:(P98-100)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观引入到认识论中来,克服了以往唯物论在认识论上的局限性,认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从而引起了认识论的革命。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一,实践是沟通主体和客体的桥梁,认识作为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只有在主体和客体相互接触、相互作用的情况下才能发生,而能使主体和客体相互接触、相互作用的唯一途径就是实践。如果没有实践这个桥梁,主体就无法达到客体,认识也就不会发生。
    第二,人的认识能力和作为认识结果的知识,都只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人的才能和知识的唯一源泉。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第一,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
    第二,社会实践为认识不断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
    第三,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们从实践中获得的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否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相一致,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必须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证明。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通过实践,达到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然后用这种认识指导人们去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以满足人们的需要。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自考网校
    • 课程精讲班

    • 考点串讲班

    • 全科精讲班

    • 全科基础班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学位英语(适用地区看课程介绍)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学位英语(江苏、山东适用)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学位英语(适用地区看课程介绍)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侵权责任法

      购买

    咨询老师

    官方微信

    自考网校

    官方微博

    电话咨询

    学历提升,免费咨询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3 百分自考网(Www.Exam100.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蜀ICP备18037099号-1

    • 微博二维码

    • 中国自考社区

    首页

    自考网校

    学历提升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