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导航
  • 全国

全国

全国自考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全真模拟题(二)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18-08-03 16:20:08 | 收藏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根据法律规范内容的不同,我国宪法关于公民受教育权和劳动权的规定属于(  )

    A、授权性规范

    B、复合性规范

    C、强行性规范

    D、任意性规范

    【参考答案】:B

    2、 通过反复检查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中的不良念头和行为上的不良习惯,并坚决将其克服和整治掉。这种完善道德品质的修养方法是(  )

    A、慎独自律

    B、省察克治

    C、陶冶情操

    D、知行统一

    【参考答案】:B

    3、 法的适用是司法机关运用法律处理案件的壮美活动,需要司法人员受过专业的教育和训练,具有完备的法律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才能胜任。这说明法的适用 (  )

    A、具有较强的特定性

    B、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C、必须严格遵循法定程序

    D、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参考答案】:B

    4、 当代中国的爱国主义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其对全体中华儿女的基本要求是(  )

    A、坚持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

    B、坚持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统一

    C、坚持爱国主义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统一

    D、坚持爱国主义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一

    【参考答案】:B

    5、 邓小平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在不同历史阶段又有代表那个阶段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奋斗纲领。”我国现阶段的奋斗纲领是(  )

    A、脱贫致富奔小康

    B、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参考答案】:C

    6、关于理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理想是人们凭空产生的脱离现实的主观想象

    B、理想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C、理想是人们对世界和自身及其关系的把握和相信

    D、理想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参考答案】:B

    7、 各级领导干部要培养良好的法治思维。关于法治思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法治思维不是一种程序思维

    B、法治思维的基本要求是树立权利义务观念

    C、法治思维的核心是掌握规则

    D、各级领导干部要具有法治的权力观,掌握和维护权力的有限性与程序性

    【参考答案】:D

    8、 在我国,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下列关于我国《仲裁法》的基本原则表述错误的是(  )

    A、自愿原则

    B、一裁终局原则

    C、独立原则

    D、民商合一原则

    【参考答案】:D

    9、 道德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的条件不包括(  )

    A、劳动

    B、社会关系的形成

    C、奴隶社会的形成

    D、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

    【参考答案】:C

    10、 道德建设的核心体现着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道德建设的原则体现着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下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原则

    B、以公平正义为核心,以团结互助为原则

    C、以诚实守信为核心,以趋荣避耻为原则

    D、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参考答案】:D

    11、 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掀起反腐风暴并取得重大战果,受到广大人民的赞赏和信任。这说明,要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尤其要(  )

    A、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念

    B、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C、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D、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任

    【参考答案】:D

    12、 当旧的经济关系日益腐朽,新的经济关系日益形成时,旧的道德体系也必将为新的道德体系所代替。人们的道德水平必然随着社会实践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而不断进步。这说明(  )

    A、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

    B、社会经济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C、阶级社会中的道德是有阶级性的

    D、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参考答案】:D

    13、 在当今时代,任何一个具有爱国情怀的人都应该大力弘扬(  )

    A、以祖国统一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B、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C、以团结奋斗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以实干兴邦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参考答案】:B

    14、 在法的遵守中,影响人们守法的程度和水平的主观因素是(  ) 

    A、家庭环境

    B、民族传统

    C、社会风气

    D、文化程度

    【参考答案】:D

    15、 现代社会进行道德修养、锤炼个人品德的途径和方法不包括(  )

    A、认真学习,提高道德认识

    B、严格要求,完善道德品质

    C、勤于实践,加强道德行为训练

    D、坚持“慎独”,不与他人发生交往

    【参考答案】:D

    16、 人生的目的是指(  )

    A、对人生问题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

    B、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

    C、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D、人的生活实践对个人和社会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答案】:B

    17、 恩格斯曾经指出,道德“或者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和利益辩护,或者当被压迫阶级变得足够强大时,代表被压迫者对这个统治的反抗和他们的未来利益”。这主要说明的是(  )

    A、道德可以保障人们正常的生活和交往

    B、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C、道德能够保护或者破坏一定阶级的政治统治

    D、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参考答案】:C

    18、 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是(  )

    A、全民所有制经济

    B、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

    C、个体经济

    D、私营经济

    【参考答案】:A

    19、 下列有关人生的社会价值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人生的社会价值主要表现为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B、因职业、能力不同,每个人对他人、社会所做贡献的绝对量也就不同

    C、没有突出才能的人,只要敬业、勤勉并在平凡岗位上做出贡献,也称为实现了社会价值

    D、一个人在精神方面做出贡献,同样能够实现社会价值

    【参考答案】:A

    20、 第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的,行政诉讼第二审程序可以作出何种审判处理(  )

    A、维持原判

    B、依法改判

    C、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D、不予受理

    【参考答案】:A

    21、 法的规范作用可以分为指引、评价、教育等几个方面,其中教育作用是指(  )

    A、通过国家机器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制裁和惩罚 

    B、法作为一种社会规范能够为人们提供既定的行为模式

    C、法的实施可以对一般人或准备采取同类行为的人产生积极的影响

    D、人们通过了解法律可以预知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后果

    【参考答案】:C

    22、 国家安全事关国家安危和民族存亡,当代中国国家安全观的宗旨是(  )

    A、国防安全

    B、政治安全

    C、社会安全

    D、人民安全

    【参考答案】:D

    22、 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  )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D、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参考答案】:A

    24、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不主张爱国,爱国主义更是深深扎根在中华民族的土壤之中,是“中华民族之魂”。关于爱国主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首要表现是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

    B、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

    C、是鼓舞和凝聚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

    D、是调节个人和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

    【参考答案】:A

    25、 在交往中,人与人之间无论职位高低、能力大小,还是职业差别、经济状况不同,都要一视同仁。既不能自恃清高,看不起别人,也不能自卑自怯,自暴自弃。这体现了人际交往中(  )

    A、互助原则的要求

    B、诚信原则的要求

    C、平等原则的要求

    D、宽容原则的要求

    【参考答案】:C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根据我国《反垄断法》规定,垄断行为有哪几种情况?

    【参考答案】:根据我国《反垄断法'规定,垄断行为包括三种情况:
    (1)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垄断协议,是指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我国禁止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之间,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之间达成相应的垄断协议。
    (2)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市场支配地位,是指经营者在相关市场内具有能够控制商品价格、数量或者其他交易条件,或者能够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能力的市场地位。我国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从事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3)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经营者集中有三种情形:经营者合并;经营者通过取得股权或者资产的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经营者通过合同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

    2、简述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道德要求的多层次内容和作用。

    【参考答案】:(1)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原则的道德要求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一心为公。这是集体主义的最高层次,是共产党员、先进分子应努力达到的道德目标。二是先公后私、先人后己。这是已经具有较高社会主义道德觉悟的人们能够达到的道德目标。三是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这是对我国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集体主义琢则的多层次要求,有利于把集体主义精神贯彻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人都可以践行集体主义原则,有利于全社会积极主动地运用道德调节功能,引导人们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自觉地把个人的理想与奋斗融人广大人民的共同理想与奋斗之中。

    3、当代大学生为什么要用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指引人生方向?

    【参考答案】:人生目的是人生的航标,指引着人生的航向。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才是高尚的人生目的,才值得当代中国大学生终生尊奉、矢志践行。
    (1)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党和人民对大学生的要求和期待。
    (2)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
    (3)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抵制各种错误人生观影响的有力武器。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关系怎样?

    【参考答案】:(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着内在的联系。它们是阶段性理想与最终理想的关系。
    (2)我们现阶段的奋斗纲领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现阶段共产党人的理想,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一理想是迈向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一个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共产主义理想指明前进的方向。

    5、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1)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中华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一个国家。正是在祖国的统一和分裂不断交错、民族的融合和冲突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传统。
    (2)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与自由,但决不容忍外来侵略和压迫。面对外来侵略,各族人民总是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奋起反抗。
    (3)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善良、智慧、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是一个具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并为世界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民族。
    (4)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以天下为已任,无论身居何位,都心忧天下,关心国家的命运和民生的苦乐,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兴衰联系起来,把爱国的思想付诸行动。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考生任选其中2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如果考生回答的题目超过2题,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2题计分。)

    2、试述法的实施的基本形式。

    【参考答案】:法的实施是指法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得以贯彻。法的实施包括法的遵守、法的执行和法的适用三种基本形式。
    (1)法的遵守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法的遵守,等同于法的实施。狭义的法的遵守,也称守法,是指一切组织和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活动。在当代中国,守法主体包括我国的一切组织和个人。守法的主观条件一般包括主体的政治意识、法律观念、道德观念、文化程度和心理素质;守法的客观条件一般包括主体所处社会的法治状况、政治状况、经济状况、民族传统、社会风气和家庭环境等。
    (2)法的执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执法包括法的适用。狭义的执法仅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和法律授权、委托的组织及其公职人员依法行使管理职权、履行职责和实施法律的活动,因此也常被称为行政执法。
    行政执法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①执法主体具有特定性。
    ②执法内容具有广泛性。
    ③执法行为具有主动性。
    ④执法活动具有单方面性。
    (3)法的适用,也称司法,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根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法的适用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①法的适用的主体是司法机关。
    ②法的适用须严格遵循法定程序。
    ③法的适用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④法的适用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3、试述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及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意义。

    【参考答案】:(1)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①文明礼貌。文明礼貌是要求人们在公共生活中举止文明、礼貌待人、和谐相处。
    ②助人为乐。助人为乐要求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团结友爱,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见义勇为。
    ③爱护公物。爱护公物要求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爱惜和保护全民和集体所有的公共财物。
    ④保护环境。保护环境要求人们讲究公共卫生,保护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⑤遵纪守法。遵纪守法要求人们在公共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纪律。
    (2)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意义:
    ①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秩序的必要条件。社会公德是维护公共场所正常秩序和安定环境、维护现实社会生活的最低准则,是人们现实社会生活稳定发展的基本条件。
    ②遵守社会公德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一方面,社会公德既是社会成员都要遵守的公共生活准则,也是社会成员进一步提升道德境界的基础。另一方面,社会公德在促进社会和个人弃恶扬善,扶正祛邪,从而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维护现实的稳定、公道和秩序方面发挥的舆论监督作用和精神感召作用更加突出,成为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标志。
    ③社会公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精神文明程度的“窗口”。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的基石和支柱之一,社会道德又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人们实践社会公德的自觉程度和普及程度,可以看出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状况。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自考网校
    • 课程精讲班

    • 考点串讲班

    • 全科精讲班

    • 全科基础班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学位英语(适用地区看课程介绍)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学位英语(江苏、山东适用)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学位英语(适用地区看课程介绍)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侵权责任法

      购买

    咨询老师

    官方微信

    自考网校

    官方微博

    电话咨询

    学历提升,免费咨询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3 百分自考网(Www.Exam100.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蜀ICP备18037099号-1

    • 微博二维码

    • 中国自考社区

    首页

    自考网校

    学历提升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