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18-08-04 10:29:54 | 收藏
1、 执法为民的要求不包括( )
A、坚持以法为本B、必须着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C、必须倡导和注重理性文明执法D、必须做到便民利民
【参考答案】:A2、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以( )
A、团结友爱为重点B、乐群贵和为重点
C、公平正义为重点D、诚实守信为重点
【参考答案】:D3、 公民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助友爱,与人为善。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 )
A、团结友善的要求B、明礼诚信的要求
C、勤俭自强的要求D、敬业奉献的要求
【参考答案】:A4、 爱国主义的首要表现是( )
A、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B、热爱故土山河
C、热爱骨肉同胞D、热爱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
【参考答案】:B5、 解决有法可依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
A、法的制定B、法的修改
C、法的补充D、法的完善
【参考答案】:A6、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一般情况下,合同自( )时成立。
A、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发出要约B、受要约人同意要约
C、承诺生效D、合同开始履行
【参考答案】:C7、 在人生实践活动中追求人生价值的精神支柱是( )
A、选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B、提高自我素质和能力
C、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D、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参考答案】:A8、 下列对法律事实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客观事实都是法律事件B、人的有意识的且能够产生法律后果的行为是法律事件
C、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依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属于法律事实D、自然灾害不是法律事实
【参考答案】:C9、 由学者或其他个人或组织对法律的内容作出的学术性的解释是( )
A、行政解释B、学理解释
C、正式解释D、有权解释
【参考答案】:B10、 做新时期忠诚坚定的爱国者,除了需要培育强烈的爱国情感,保持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树立爱国思想,增进国家团结、统一和安全外,还需要( )
A、拒绝接受其他国家的一切东西B、实践爱国行为,以实际行动和贡献报效祖国
C、全面接受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和道德D、用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对待人生境遇
【参考答案】:B11、 人生目的在人生观中的核心地位不体现在( )
A、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B、人生目的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C、人生目的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D、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的大小
【参考答案】:D12、 社会公德调整和规范的是( )
A、职业生活领域B、社会公共生活领域
C、社会政治生活领域D、社会文化生活领域
【参考答案】:B13、 男女双方的恋爱行为,客观上对社会负有相应的道德责任,有着基本的道德要求。下列选项中,不符合男女恋爱中基本道德要求的是( )
A、追求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交往方式B、彼此真实真诚,自愿为对方承担责任
C、对恋人以外的其他人际关系持排斥态度D、尊重对方的情感和人格,平等履行道德义务
【参考答案】:C14、 追求崇高的理想需要坚定的信念。信念是( )
A、一种单纯的认识或想法B、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
C、把理想变为现实的桥梁和中介D、认识、情感和意志的统一体
【参考答案】:D15、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需要( )
A、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B、完全否定中国的传统和现实
C、对本民族进行过度的颂扬和崇拜D、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一切领域都与西方接轨
【参考答案】:A16、 加强法治队伍建设的途径不包括( )
A、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B、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
C、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D、提高法治队伍准入学历门槛
【参考答案】:D17、 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 )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B、建设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C、具有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D、建设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参考答案】:A18、 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坚持人民主体地位C、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坚持以法治国【参考答案】:D
19、 行政处罚是指特定行政主体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违法活动进行法定制裁的行为。下列不属于行政处罚的是( )
A、警告B、罚款
C、拘役
D、拘留【参考答案】:C
20、 爱国主义包含情感、思想和行为三个基本方面。其中,基础是( )
A、情感B、思想
C、情感和思想D、行为
【参考答案】:A21、 人们在确立理想和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会感受到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当人们发现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时,应该( )
A、以理想来否定现实B、以现实来否定理想
C、在行动中化理想为现实D、否认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性
【参考答案】:C22、 对于个人理想的性质、内容以及实现有着决定性影响的是( )
A、生活理想
B、职业理想C、道德理想
D、社会理想【参考答案】:D
23、 法的适用的特点不包括( )
A、主体是司法机关B、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
C、具有很强的专业性D、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参考答案】:B24、 提起行政诉讼必须具备的条件不包括( )
A、原告有明确的证据证明行政机关的行为违法B、有明确的被告
C、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依据D、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参考答案】:A25、 下列属于法律关系的主体的是( )
A、智力成果B、大气环境
C、国家D、民族
【参考答案】:C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在现实生活中,怎样用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对待人生境遇?
【参考答案】:所谓境遇,就是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具体环境。其中。顺利的境遇称为顺境,不顺利的境遇称为逆境。
(1)要认识到顺境和逆境对人的影响都有两重性。在顺境中向目标前进,可以借天时、地利、人和等有利因素,施展才华、建功立业,但优越的条件和舒适的环境又容易使人贪图安逸、得意忘形。在逆境中向目标前进会遇到重重困难,但是,逆境对人生又是一种磨练,它可以使人更多地思考人生、磨砺意志,丰富战胜困难的经验。
(2)对于顺境,不能麻痹大意、得意忘形,而应居安思危、自制自励,使自身的活动保持良好的度。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挫折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乐观的态度和严谨的作风。
(3)对于逆境,不能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应大胆正视、积极应对,努力创造条件,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待时机成熟,顺势利导,使之成为人生旅程中的一个转折点。
2、怎样努力提高职业道德素质?
【参考答案】:(1)努力学习,增强职业道德意识。从业人员应该认真学习、积累和掌握职业道德要求的基本内容,明确职业活动的基本规范和目的,增强职业遭德意识,并体现在职业活动中。
(2)努力塑造优良的职业品质。个人努力塑造优良的职业品质,是培养职业道德素质、形成自觉遵守职业道德意识和行为的基础。
(3)努力锻炼实际履行职业道德规范的能力。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地实践职业道德,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使自己的知识、意志、能力在服务社会的职业劳动过程中得到提高和升华。
1、 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
【参考答案】: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我国全部现行法律规范依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并由这些法律部门所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目标设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可划分为七个主要的法律部门:
(1)宪法及宪法相关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导部门。宪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修正案,宪法相关法是指与宪法相配套、直接保障宪法实施和国家政权运作等方面的法律规范。
(2)民法商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法律部门之一,是调整民事和商商事活动的基础性法律。我国采取的是民商合一的立法模式。我国民法法律部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为核心法律规范,附之以一些单行的民事法律。
(3)行政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法律部门之一,主要包括有关行政管理主体、行政行为、行政程序、行政监察与监督以及国家公务员制度等方面的法律规范。
(4)经济法。这是从民法商法部门和行政法部门分离出来的法律部门,其调整的关系主要包括经济组织关系、经济竞争关系、经济调控关系、经济管理关系、经济监督关系和涉外经济关系。
(5)社会法。这是近些年新划分出来的法律部门,调整的社会关系主要是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关系。
(6)刑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法律部门之一。刑法除包括1997年3月14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外,还包括此后的八项刑法修正案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有关惩治犯罪的决定等。
(7)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法律部门。诉讼程序法是规范国家司法机关解决社会纠纷的法律规范,非诉讼程序法是规范仲裁机构和人民调解组织解决社会纠纷的法律规范。
2、论述当代大学生如何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参考答案】:作为当代中国大学生,应该自觉地确立起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1)确的理想信念,必须坚持读书学习。既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学点哲学理论、政治理论,读点马克思主义的书,同时也不能离开自己所处的社会,不能离开对周围社会的观察和把握。
(2)的理想信念,必须坚持参加社会实践。人的理想和信念最终是在实际生活中形成的,离不开人的生活体验和实际行动,因此一定要参加社会实践,增强认识社会和参与社会的能力。
(3)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应该注意几个问题:一是把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结合起来;二是把个人的理想信念与社会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三是学会对不同的理想信念进行辨别和选择。
3、论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参考答案】:(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做主,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集体主义原则作为社会主义调节社会、集体与个人之间的道德关系的基本原则,应该而且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倡导和实施。
(2)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强调重视、保障、发展个人的正当利益和自觉创造精神。集体主义既要反对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倾向,又要反对损公肥私、损人利己倾向。
(3)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具有多层次的道德要求。其最高层次是对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的要求,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一心为公;较高的层次是对具有较高社会主义道德觉悟的人们的要求,即先公后私、先人后己;一般层次是对我国公民最基本的要求,即公私兼顾、芥损公肥私。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 学习交流群 -
关注“自考直通车”
点我咨询
12-18
12-18
12-18
12-18
12-16
12-16
12-16
12-14
Copyright©2018-2023 百分自考网(Www.Exam100.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蜀ICP备18037099号-1
微博二维码
中国自考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