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18-08-04 10:59:19 | 收藏
1、 在人际交往中,由于个性差异的存在,难免会产生矛盾。这就要求人们在交往中求同存异,互相包容。这说明,在人际交往中应当遵循( )
A、平等原则B、诚信原则
C、宽容原则D、互助原则
【参考答案】:C2、 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环节是( )
A、道德认识的形成B、道德情感的形成
C、道德习惯的形成D、道德意志的形成
【参考答案】:C3、 职业道德的基本特点不包括( )
A、规范性B、专业性
C、可操作性D、非强制性
【参考答案】:D4、 追求人生价值的精神支柱是( )
A、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B、选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
C、提高自身素质D、提高自身的能力
【参考答案】:B5、 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是( )
A、社会公德B、家庭美德
C、职业道德
D、个人品德【参考答案】:A
6、 道德对现实生活的调节方式区别于政治、法律等其他意识形态的规范体系,以下说法中,没有表现这种特殊性的是( )
A、道德规范具有相对稳定性B、道德起源于人性中的欲望
C、道德对社会行为的调节是非强制性的D、道德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具有广泛性
【参考答案】:B7、 下列选项中,属于家庭美德基本要求的是( )
A、奉献社会B、办事公道
C、服务群众D、男女平等
【参考答案】:D8、 把诚实守信作为当前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主要表现不包括 ( )
A、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成事之基B、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
C、诚实守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D、诚实守信是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最高层次要求
【参考答案】:D9、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应当协调好人生道路上的各种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是协调好( )的要求。
A、人与自然的关系B、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C、个人与他人的关系D、个人生理与心理的关系
【参考答案】:D10、 在人生道路上,任何人都要面对并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下列有关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必须消极地依赖自然B、人来源于自然,但又凌驾于自然之上
C、人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D、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干涉自然的范围在逐步缩小
【参考答案】:C11、 贯穿于人生历程的始终,持续地激励和引导着个人不断前行,构成人生观核心的是( )
A、人生目的B、人生价值
C、人生理想D、人生态度
【参考答案】:A12、 人类历史上,原始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原始共产主义道德,封建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封建主义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资本主义道德,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社会主义道德。这说明( )
A、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直接决定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B、社会经济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C、道德反映着特定阶级的利益D、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参考答案】:A13、 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是,社会主义道德( )
A、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B、对社会行为的调节是非强制性的
C、起源于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D、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重大影响
【参考答案】:A14、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从中华民族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中华民族道德文明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是( )
A、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B、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
C、君君臣臣,重视等级纲常D、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
【参考答案】:C15、 个人进行道德修养有多种途径和方法。通过道德实践,实现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有机统一,把外部的道德教育转化为个人内在的道德品质,这是( )
A、陶冶情操的修养方法B、省察克治的修养方法
C、慎独自律的修养方法D、知行统一的修养方法
【参考答案】:D16、 任何道德,都以自己的善恶标准去论证产生它的经济基础的合理性和正义性;同时,通过善恶评价造成相应的社会舆论,去谴责、否定不利于和危害其经济基础的思想和行为。这说明( )
A、道德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B、道德能够保护或者破坏一定阶级的政治统治
C、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D、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参考答案】:A17、 不符合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道德要求的是( )
A、先公后私、先人后己B、专门利己、损公肥私
C、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一心为公
【参考答案】:B18、 男女恋爱中的基本道德要求不包括( )
A、诚实守信B、真诚负责
C、文明相爱D、平等互尊
【参考答案】:A19、 公共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下列关于公共生活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
A、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场所和领域极为广阔B、公共生活通常以家庭内部活动为主要领域
C、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D、在公共生活中交往对象之间的社会联系更为复杂
【参考答案】:B20、 我们应当确立的科学的、高尚的人生目的是( )
A、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B、为自己而奋斗的人生目的
C、为家庭幸福而奋斗的人生目的D、为个人物质生活的极大满足而奋斗的人生目的
【参考答案】:A21、 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不包括( )
A、爱岗敬业B、诚实守信
C、服务群众D、文明礼貌
【参考答案】:D22、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体现着( )
A、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B、基础性要求和全民性要求的统一
C、相对稳定性要求和变动性要求的统一D、理论性要求和实践性要求的统一
【参考答案】:A23、 全国劳动模范徐虎说过:“你不奉献,我不奉献,谁来奉献?你也索取,我也索取,向谁索取?”这句话的意思是,社会需要每个人的奉献,只有有奉献才能有索取。这种观点认为,人生的社会价值主要表现在( )
A、个人的社会存在B、个人需要的最大满足
C、个人对他人、社会所做的贡献D、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参考答案】:C24、 中国古人的下列说法中,对我们今天进行道德修养、锤炼个人品德没有借鉴作用的是( )
A、“坐而论道”“闭门造车”B、“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D、“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参考答案】:A25、 下列关于道德对社会行为的调节方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是非强制性的B、可以借助国家强制力
C、通过说服、劝阻、示范方式起作用D、可以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
【参考答案】:B4、为什么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参考答案】:
(1)礼会主义道德建设应当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2)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经济优势的发挥离不开社会主义道德的积极作用
(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提供道德价值导向。
(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保证和促进市场经济沿着丰十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
5、简述道德的社会作用。
【参考答案】:
(1)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二
(2)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3)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4)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生活的稳定.保障人们正常的乍活和交往。
(5)道德能够保护或者破坏一定阶级的政治统治。
1、联系实际论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如何努力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参考答案】:
(1)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社会中对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问题的根本看法和基本观点。
(2)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努力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重视荣辱,树立强烈的荣辱意识,以正确的荣辱为内心防线,监督、控制、调节自我的思想行为。
(3)要明荣辨耻,掌握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绝不能以耻为荣,是非不辨,善恶不分,美丑不清;应当明荣辨耻,扬荣斥耻,明确判断行为善恶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
(4)要趋荣避耻,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使知荣知辱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内化为一种生活方式,为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发挥积极作用。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生道路上的基本关系。试述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应该怎样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参考答案】:
(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生道路上的基本关系。只有协调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把握了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才能更加稳妥地走好人兰道路,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2)学把握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实质。个人与社会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一方面,特定的社会条件决定着个人的主存和发展;另一方面,个人并不是被动地由社会所决定,而是对社会具有能动性。
(3)王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要在社会发展中认识自我,调整和充实自我,使个人与社会的联系总是处在积极的状态,使自我意识处于良性循环中。
(4)王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要在个人发展中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个人应当为社会多做贡献,使社会的财富不断增加,在这个过程中使自己的人格健全、品德高尚,自我价值得到充分实现。
3、试述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
【参考答案】:
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第一次系统明确地提出了“爱国专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其基本内容有:
(1)爱国守法,是要求公民应该有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学法、懂法、守法、护法。
(2)明礼诚信,是要求公民的行为举止、待人接物应该文明礼貌,与人交往应该诚实守信,诚恳待人,信守承诺。
(3)团结友善,是要求公民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助互爱,与人为善。
(4)勤俭自强,是要求公民应该勤劳勇敢,艰苦创业,俭朴节约,积极进取,发愤图强。
(5)敬业奉献.是要求公民应该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克己奉公,服务社会。公民的各项基本道德规范在内容上相互联系,在公民道德实践中相互作用,交叉渗透。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 学习交流群 -
关注“自考直通车”
点我咨询
12-18
12-18
12-18
12-18
12-16
12-16
12-16
12-14
Copyright©2018-2023 百分自考网(Www.Exam100.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蜀ICP备18037099号-1
微博二维码
中国自考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