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导航
  • 全国

全国

全国自考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全真模拟题(十七)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18-08-04 16:22:13 | 收藏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一般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是(  )
    A、商业资本国际化
    B、借贷资本国际化
    C、产业资本国际化
    D、银行资本国际化
    【参考答案】:B
    2、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在于(  )
    A、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
    B、真理是不变的,谬误是可变的
    C、真理来源于实践,谬误是主观自生的
    D、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
    【参考答案】:D
    3、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  )
    A、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
    B、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
    C、需要与满足需要的价值关系
    D、创造与被创造的主从关系
    【参考答案】:B
    4、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表现为它具有(  )
    A、不带任何偏见和经受住实践检验
    B、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政治立场
    C、彻底的革命精神和完整的理论体系
    D、严密的逻辑结构和完整的理论体系
    【参考答案】:B
    5、社会主义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立足于(  )
    A、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科学预言
    B、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
    C、巴黎公社的原则
    D、生产力决定论
    【参考答案】:B
    6、按照技术社会形态的划分标准,我们可以把人类历史划分为(  )
    A、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B、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C、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D、古代社会、近代社会、现代社会
    【参考答案】:B
    7、在劳动资料方面,最能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因素是(  )
    A、运输设备
    B、动力系统
    C、传动装置
    D、生产工具
    【参考答案】:D
    8、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该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是(  )
    A、成正比
    B、成反比
    C、不成比例
    D、反向变化
    【参考答案】:A
    9、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全部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  )
    A、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
    B、政治思想、语言学、艺术
    C、自然科学、道德、宗教
    D、法律思想、哲学、艺术
    【参考答案】:D
    10、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垄断组织在采购原材料时多采取(  )
    A、垄断高价
    B、垄断低价
    C、自由价格
    D、市场价格
    【参考答案】:B
    11、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是(  )
    A、简单性、机械性、教条性、僵化性
    B、片面性、直观性、表面性、庸俗性
    C、片面性、不彻底性、抽象性、外在性
    D、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直观性、不彻底性
    【参考答案】:D
    12、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无产阶级专政的首要任务是(  )
    A、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夺取政权
    B、无产阶级使自己上升为统治阶级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
    D、完成剥夺剥削者权利的任务
    【参考答案】:B
    13、既承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又承认逻辑证明在认识和探索真理中的作用,就是认为(  )
    A、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多元的
    B、逻辑证明可以取代实践标准
    C、逻辑证明可以最终证实或驳倒真理
    D、被逻辑证明证实或证伪了的认识最终还要靠实践的检验
    【参考答案】:D
    14、感性认识的形式是(  )
    A、概念、判断、推理
    B、感觉、知觉、表象
    C、分析和综合
    D、总结和概括
    【参考答案】:B
    15、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  )
    A、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
    B、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形式是活跃易变的
    C、内容和形式都处在不停地显著变动中
    D、内容的变化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
    【参考答案】:A
    16、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金融资本是指(  )
    A、垄断的银行资本
    B、垄断的工业资本
    C、垄断资本同国家政权的结合
    D、垄断的银行资本同垄断的工业资本的融合
    【参考答案】:D
    17、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劳动过程和创造新价值过程的统一
    D、劳动过程和转移旧价值过程的统一
    【参考答案】:B
    18、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  )
    A、事物的发展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B、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参考答案】:C
    19、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
    A、两大部类比例关系的保持
    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C、生产资料优先增长
    D、剩余值的实现
    【参考答案】:B
    20、资本主义民主制的核心和主要标志是(  )
    A、议会制
    B、三权分立制
    C、民主共和制
    D、普选制
    【参考答案】:A
    21、区分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的标准是(  )
    A、对历史发展作用的大小
    B、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积极还是消极的
    C、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主动还是被动的
    D、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必然还是偶然的
    【参考答案】:A
    22、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  )
    A、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B、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
    C、价值围绕商品价格波动
    D、商品价格往往高于价值
    【参考答案】:A
    23、共产主义社会的显著特征和一面旗帜是(  )
    A、按劳分配
    B、按需分配
    C、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D、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参考答案】:D
    2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德国古典哲学
    D、法国启蒙哲学
    【参考答案】:C
    2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旬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参考答案】:D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参考答案】:(P237)
    (1)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设想社会主义革命将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他们认为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是: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的公有制;根据社会的需要对社会生产的计划管理和调节;劳动者生产的社会总产品经过一定扣除后,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商品经济消亡;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消失;国家开始消亡,但尚未完全消亡。
    (2)列宁根据十月革命后一段时期的实践,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作了进一步的论述和概括:在所有制上是全民所有制经济与集体所有制合作经济并存;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渡时期,还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具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高的劳动生产率;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及其民主制度等。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考生任选其中2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如果考生回答的题目超过2题。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2题计分。)
    1、试述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含义及表现。 
    【参考答案】: (1)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是指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具有的共同性、普遍性,即具有大致相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大致相同的生产关系体系,大致相同的上层建筑。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仅仅指明各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发展过程的共同性质、一般规律、客观必然性,并不能概括它们各自历史发展的全部内容,不能反映它们各自历史的全部变化和全部细节,不能说明它们彼此之间的各种差别。
    (2)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是指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在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上都有自己民族的特色,各国的历史可以说是千差万别的。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具有各自的特点。
    ②各个国家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所具有的典型意义不同。
    ③人类社会在由较低的社会形态向较高的社会形态转变时,不同国家和民族所采取的过渡形式各有特点。
    ④有些国家和民族由于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在社会形态转变过程中,可能超越某一个或某几个社会形态。
    2、试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1)原理:①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状态。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以及事物构成成分在空间上排列组合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②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表现在: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以量变为前提和基础,没有一定的量变,就不会发生质变。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引起质变。第三,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一方面,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结束在旧质基础上的量变,为在新质基础上的量变开拓道路;另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
    (2)现实意义: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把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同有步骤、分阶段地踏实苦干、稳步前进的精神结合起来,既要反对急躁冒进、急于求成,也要反对保守落后、裹足不前。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
    3、试述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比例关系。
    【参考答案】: (1)社会资本再生产的顺利实现,要求在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中的两大部类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2)这种比例关系有两个基本方面:
    ①第一部类所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既要能够补偿两大部类对生产过程中已经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需求,又要能够补偿两大部类在进一步扩大再生产规模中对追加的生产资料的需求。这就表明,第一部类所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必须同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在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生产资料保持协调的比例关系。
    ②第二部类所生产的全部消费资料,既要能够补偿两大部类的劳动者和资本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又要补偿两大部类在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中劳动者和资本家对追加的消费资料的需求。这就表明,第二部类所生产的全部消费资料,必须同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在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消费资料保持协调的比例关系。
    (3)社会资本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要求两大部类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以及其他一系列内在矛盾,经常导致这种比例关系和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遭到破坏,社会总产品的实现经常发生困难,甚至周期性地爆发经济危机,致使资本主义再生产不可能持续顺利地进行。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自考网校
    • 课程精讲班

    • 考点串讲班

    • 全科精讲班

    • 全科基础班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学位英语(适用地区看课程介绍)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学位英语(江苏、山东适用)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学位英语(适用地区看课程介绍)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侵权责任法

      购买

    咨询老师

    官方微信

    自考网校

    官方微博

    电话咨询

    学历提升,免费咨询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3 百分自考网(Www.Exam100.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蜀ICP备18037099号-1

    • 微博二维码

    • 中国自考社区

    首页

    自考网校

    学历提升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