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导航
  • 全国

全国

全国2014年10月自考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真题及答案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18-01-27 16:43:25 | 收藏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商品买卖与货款支付分离时,货币发挥的职能是(C)
    A.计价单位
    B.价值尺度
    C.支付手段
    D.财富贮藏
    2.商业银行发行的信用卡属于(D)
    A.实物货币
    B.金属货币
    C.存款货币
    D.电子货币
    3.在货币资金余缺调剂中充当信用媒介的是(D)
    A.个人部门
    B.非金融企业部门
    C.政府部门
    D.金融部门
    4.按照决定方式的不同可将利率划分为(C)
    A.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B.实陈利率与名义利率
    C.市场利率、官定利率和行业利率
    D.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
    5.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是(B)
    A.基准利率
    B.实际利率
    C.名义利率
    D.市场利率
    6.从货币数量角度阐释汇率决定的理论是(D)
    A.国际借贷说
    B.购买力平价理论
    C.利率平价理论
    D.货币分析说
    7.下列关于浮动汇率制的描述错误的是(A)
    A.国际贸易和投资的汇率风险明显降低
    B.汇率对国际收支具有自动调节作用
    C.汇率由外汇市场供求状况自发决定
    D.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有效性增强
    8.按照交割方式的不同可将金融市场划分为(B)
    A.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
    B.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
    C.发行市场与流通市场
    D.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
    9.下列关于优先股的表述错误的是(A)
    A.具有优先认股权
    B.在公司破产清算时具有优先求偿权
    C.具有股息的优先分配权
    D.风险小于普通股
    10.我国证券交易所实行的是(A)
    A.竞价交易制度
    B.做市商交易制度
    C.报价驱动制度
    D.限价驱动制度
    11.下列属于商业银行间相互融通资金的业务是(B)
    A.贴现
    B.转贴现
    C.再贴现
    D.银行承兑汇票
    12.金融互换合约产生的理论基础是(C)
    A.资产组合理论
    B.套利定价理论
    C.比较优势理论
    D.绝对优势理论
    13.商业银行进行流动性管理的市场通常是(A)
    A.货币市场
    B.股票市场
    C.基金市场
    D.衍生工具市场
    14.金融衍生工具的特点不包括(C)
    A.价值受制于基础性金融工具
    B.高杠杆性
    C.低风险性
    D.构造复杂,设计灵活
    15.投资银行最为传统与基础的业务是(B)
    A.证券交易与经纪业务
    B.证券承销业务
    C.并购业务
    D.资产管理业务
    16.历史最为悠久的保险险种是(B)
    A.火灾保险
    B.海上保险
    C.利润损失险
    D.航空保险
    17.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中必须交存中央银行的部分是(B)
    A.现金漏损
    B.法定存款准备金
    C.超额存款准备金
    D.派生存款准备金
    18.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货币供给将会(A)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19.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是(C)
    A.操作指标→中介指标→政策工具→最终目标
    B.政策工具→中介指标→操作指标→最终目标
    C.政策工具→操作指标→中介指标→最终目标
    D.中介指标→政策工具→操作指标→最终目标
    20.最早建立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国家是(D)
    A.德国
    B.英国
    C.日本
    D.美国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下列属于现代消费信用典型形式的是(ABE)
    A.赊销
    B.分期付款
    C.预付货款
    D.预收货款
    E.消费信贷
    22.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的具体体现是(BC)
    A.垄断货币发行权
    B.集中保管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
    C.充当最后贷款人
    D.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E.代理国库
    23.投资银行的基本职能包括(ACDE)
    A.媒介资金供需,提供直接融资服务
    B.提供支付结算,完成货币收付
    C.优化资源配置
    D.构建发达的证券市场
    E.促进产业集中
    24.治理通货膨胀可实施的货币政策操作有(BCE)
    A.在公开市场上买入有价证券
    B.发行中央银行票据
    C.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D.降低再贴现利率
    E.提高利率
    25.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ABCE)
    A.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B.不动产信用控制
    C.消费者信用控制
    D.信用配额
    E.优惠利率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经济范畴的信用:指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偿还性与支付利息是其基本特征。
    27.远期汇率:是在未来一定时期进行外汇交割,而事先由买卖双方签订合同达成协议的汇率。
    28.中央银行票据: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其实质是中央银行债券。
    2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即CPI,是一种用来测量各个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平均变化程度的指标。
    30.菲利普斯曲线:显示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的曲线。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31.2012年3月华夏基金管理公司新发行单位面值为1元的A基金,规定了两档认购费率:一次认购金额在1万元(含1万元)~100万元(不含100万元)之间,认购费率为1.5%;一次认购金额在100万元(含100万元)以上,认购费率为1%。
    (1)投资者王先生用50万元认购A基金,请计算其可以认购的基金份额。
    (2)2013年8月10日,王先生赎回其所持有的全部A基金,当日基金单位净值为0.9元,赎回费率为0.5%,请计算王先生的赎回金额。
    答:
    (1)认购份额=认购金额×(1-认购费率)÷基金单位面值
    =500000×(1-1.5%)÷1
    =492500(份)
    (2)赎回金额=(赎回份数X赎回日基金单位净值)×(1-赎回费率)
    =(492500x0.9)×(1-0.5%)
    =443250×99.5%
    =441033.75(元)
    32.假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7%,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5%,通货一存款比率为8%,试计算货币乘数。在货币乘数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中央银行希望货币供给量减少1260亿元,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中央银行应该回笼多少基础货币?
    答:
    (1)货币乘数
    =3.6
    (2)中央银行应回笼的基础货币=1260÷3.6
    =350(亿)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3.简述金币本位制的基本特点。
    答:
    (1)黄金为法定币材,金币为本位货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2)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自由溶化;
    (3)辅币、银行券与金币同时流通,并可按面值自由兑换为金币;
    (4)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国境。
    34.简述利率在微观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答:
    (1)利率的变动影响个人收入在消费和储蓄之间的分配;
    (2)利率的变动影响金融资产的价格,进而会影响人们对金融资产的选择;
    (3)利率的变动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和经营管理。
    35.简述影响金融工具流动性的主要因素。
    答:
    (1)偿还期限。与金融工具的流动性成反向变动关系:偿还期限越长,流动性越弱;反之,流动性越强。
    (2)发行人的资信程度。与金融工具的流动性成正向变动关系:金融工具发行者的信誉状况越好,流动性越强;反之,流动性越弱。
    (3)收益率水平。与金融工具的流动性成正向变动关系:金融工具的收益率水平越高,流动性越强;反之,流动性越弱。
    36.简述欧式期权与美式期权的区别。
    答:
    (1)欧式期权是只允许期权的持有者在期权到期日行权的期权合约,美式期权则允许期权持有者在期权到期日前的任何时间执行期权合约。
    (2)美式期权对期权的买方更为有利,卖方则要承担更大的风险,因此美式期权的期权费通常要高于欧式期权。
    37.简述新中国金融机构体系建立与发展的历程。
    答:
    (1)初步形成阶段(1948~1953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标志着新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开始;
    (2)“大一统”的金融机构体系(1953-1978年):中国人民银行集中央银行和普通银行于一身;
    (3)初步改革和突破“大一统”金融机构体系(1979-1983年8月):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相继恢复或设立;
    (4)多样化的金融机构体系初具规模(1983年9月—1993年):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核心,以工、农、中、建四大专业银行为主体,其他各种金融机构并存和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
    (5)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金融机构体系的阶段(1994年至今):形成了由“一行三会”为主导、大中小型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非银行金融机构为辅翼的较完备的金融机构体系。
    六、论述题本题13分。
    38.试述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性的衡量标准及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途径。
    答:
    (1)保持数量充足的资本不仅是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的基本要求,也是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基本手段,因此,达到规定的资本充足性是商业银行经营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性规定了统一的标准,即总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这逐渐成为国际银行界资本管理的“一条铁律”。
    (2)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增加资本;二是降低风险资产的总量。
    具体内容包括:
    ①增加资本总量,主要包括增加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
    ②收缩业务,压缩资产规模。
    ③调整资产结构,降低高风险资产占比。
    ④提高自身风险管理水平,降低资产的风险含量。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自考网校
    • 课程精讲班

    • 考点串讲班

    • 全科精讲班

    • 全科基础班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侵权责任法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经济学原理(初级)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现代设计史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儿童文学概论

      购买

    咨询老师

    官方微信

    自考网校

    官方微博

    电话咨询

    学历提升,免费咨询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3 百分自考网(Www.Exam100.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蜀ICP备18037099号-1

    • 微博二维码

    • 中国自考社区

    首页

    自考网校

    学历提升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