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导航
  • 全国

全国

全国2015年4月自考00385《学前卫生学》真题及答案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18-04-25 15:54:12 | 收藏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1.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教育实践工作者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和技术,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目标的研究方法是(D)
    A.个案研究法
    B.文献研究法
    C.调查法
    D.行动研究法
    2.幼儿不能从高处往坚硬的地面上跳,是因为(B)
    A.心血管发育不完善
    B.骨盆尚未发育完善
    C.骨骼肌柔嫩
    D.神经系统调节能力差
    3.去除导致腹泻的不良因素,幼儿身体痊愈后,体重很快恢复到原有水平,该现象称为(D)
    A.生长发育的不均衡现象
    B.生长发育的连续性现象
    C.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现象
    D.生长发育的轨迹现象
    4.脑重量接近成人,神经纤维基本髓鞘化的年龄是(C)
    A.2岁
    B.4岁
    C.6岁
    D.8岁
    5.可通过系统脱敏、模拟示范、心理暗示等方法消除或减轻(A)
    A.儿童的恐惧反应
    B.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C.儿童的暴怒发作
    D.儿童的多动症
    6.儿童感冒后或擤鼻涕方法不当容易患中耳炎的原因是(C)
    A.耳廓血管表浅
    B.耵聍腺分泌旺盛
    C.咽鼓管粗、短、直,且呈水平位
    D.听小骨发育不完善
    7.烦躁、多汗、枕秃是学前儿童的(B)
    A.贫血症状
    B.佝偻病症状
    C.锌缺乏症状
    D.维生素A缺乏症状
    8.当儿童出现不良行为,采取不理睬、不注意、忽视其行为的问题行为矫正法属于(B)
    A.忽视法
    B.消退法
    C.惩罚法
    D.隔离法
    9.幼儿实际运动时间与活动总时间的比值反映的是幼儿(D)
    A.活动强度
    B.活动能力
    C.活动节奏
    D.活动密度
    10.对学前儿童需要采取降温处理的体温为(D)
    A.37.5℃
    B.38℃
    C.38.5℃
    D.39℃
    11.能引起血管堵塞和硬化的是(A)
    A.低密度脂蛋白高
    B.高密度脂蛋白高
    C.低密度脂蛋白低
    D.胆固醇低
    12.学前儿童食物中脂肪摄入量少将导致缺乏(A)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B2
    13.具有抗生酮体,预防酸中毒作用的营养素是(C)
    A.蛋白质
    B.脂肪
    C.碳水化合物
    D.水
    14.含铁较少的食物是(C)
    A.黑木耳
    B.海带
    C.奶类
    D.动物肝脏
    15.麻疹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
    A.空气飞沫传播
    B.饮食传播
    C.粪一口途径传播
    D.血液传播
    16.幼儿园的碗筷、水杯和毛巾一般用(B)
    A.机械消毒
    B.热力消毒
    C.光照消毒
    D.消毒液消毒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7.20世纪90年代,WHO在原健康概念的基础上又加入了道德健康指标。
    18.学前儿童肠道结构及食物构成特点决定了其容易发生便秘。
    19.生长发育评价内容主要包括生长发育水平、生长发育速度及各项生长发育指标之间的关系。
    20.采取窝沟封闭进行预防性治疗,可有效减少幼儿龋齿的发生。
    21.当幼儿不良行为出现后,惩罚越及时效果越好。
    22.学前儿童如果长时期处于消极情绪状态,则会导致身心疾病的发生,甚至危及健康。
    23.维生素A参与人体暗视觉的形成,促进骨骼和上皮细胞的生长。
    24.位于学前儿童膳食金字塔底层,所占比例最大的是谷类食物。
    25.常规的建立有利于维护正常的保教秩序,同时引导幼儿逐步学会自我管理
    26.早期疲劳表现为大脑皮质各区域出现兴奋泛化
    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确的用“√”表示,错误的用“×”表示,并进行改正。
    27.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是建立在生理和心理健康基础之上的。
    判断:√。
    28.儿童年龄越小,心率越快。
    判断:√。
    29.学前儿童身高、体重属于生长发育常用的生理指标。
    判断:×。改正:“生理指标”改为“形态指标”
    30.人的饮食习惯约在生理成熟时形成。
    判断:×。改正:“生理成熟”改为“2岁”
    31.学前儿童患手足口病,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
    判断:×。改正:“多种病原体”改为“手足口病毒”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32.简述学前儿童身心健康的主要指标。
    答:衡量学前儿童身体健康的主要指标是生长发育、生理机能;
    衡量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指标通常有:智力、交往能力、情绪、行为和性格特征。
    33.简述婴幼儿眼的特点。
    答:婴幼儿眼球前后径较短,物像不能聚焦在视网膜,多为生理性远视;但因眼睛晶状体弹性大,眼睛调节能力强,故婴幼儿仍能看清楚近物。
    34.简述婴儿的动作发育。
    答:
    (1)刚出生时婴儿不能翻身,不会抬头,仅能蹬腿、挥胳膊,活动能力非常有限;
    (2)经过1年的发展,婴儿的动作技能会有突飞猛进的变化;
    (3)婴儿的动作发育基本遵循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发展;
    (4)婴儿期动作发育达到了能随意自主控制身体,获得了自我进食和独立行走这两个重要的动作发展里程碑。
    35.简述我国免费为儿童接种第一类疫苗的名称。
    答: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白破疫苗、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等,重点地区进行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和钩体疫苗应急接种。
    36.简述如何培养幼儿就餐礼仪。
    答:
    (1)就餐时全家人到齐后开始进餐;
    (2)坐在餐桌前安静进餐,不到处走动和嬉闹;
    (3)不在餐盘中对饭菜东挑西拣;
    (4)吃多少取多少,不浪费粮食。
    五、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7.健康生态模式图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答:
    (1)学前儿童健康受多因素影响。在分析讨论影响因素时一定要全面综合考虑。
    (2)各种影响因素是呈动态变化的。在促进学前儿童健康时,应实施积极干预,增加生活中的有利因素,减少不利因素。
    (3)学前儿童健康状态呈动态变化。
    38.3~6岁学龄前期幼儿有哪些生长发育特点?
    答:
    (1)学龄前儿童的身体发育:平均每年身高增长5厘米,体重增加2公斤,因体重增长速度落后于身高增长速度,儿童出现“抽条”现象。开始换牙。
    (2)学龄前儿童的大脑发育:学龄前儿童大脑结构发育逐渐趋于成熟,在功能方面表现为抑制能力增强。
    (3)学龄前儿童的动作发育: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准确性方面有了长足进步,平衡能力增强,精细动作发展明显。
    (4)学龄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随着交往面的扩大,尤其是同伴交往增多,加之各种游戏和学习活动,学龄前儿童交往技能、自我认知能力有明显进步。
    (5)学龄前儿童的免疫:幼儿免疫系统快速发展,6岁时免疫水平已达到成人水平
    39.小峰吃饭时不小心被鱼刺卡住,妈妈赶快给他喝醋、大口吞咽馒头,该处理方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妈妈的处理方法不正确。正确的处理方法是让小峰张开嘴,如能看见异物,可用镊子夹出,看不见异物可刺激小峰咽部呕吐,促使异物排出。强行吞咽可能导致食道和食道附近血管刺破,引发大出血危及生命。醋必须长时间浸泡才能软化鱼刺,大口喝醋可将卡在咽部的鱼刺冲到食道,其危险性与大口吞咽馒头是相同的。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40.试述学前儿童腹痛的常见原因。
    答:
    (1)脐周疼痛多见于蛔虫病、急性肠炎、肠痉挛、食物过敏等病;
    (2)右下腹疼痛,并有明确的压痛点,一般多为急性阑尾炎;
    (3)下腹部疼痛多为憋尿、便秘、痢疾等原因;
    (4)上腹部突然出现剧烈疼痛,并伴有面色苍白、出汗等症状应考虑胆道蛔虫,尽快送医院诊治。
    41.试述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
    答:
    (1)智力正常,儿童在感知、记忆、思维、想象、语言等方面的发展符合其年龄特征,能胜任符合其年龄特征的各种游戏和学习活动。
    (2)较好的适应能力,能较好地适应气候、环境和人际关系变化,较快融人新环境。
    (3)情绪安定愉快,情绪较稳定,不乱发脾气,经常保持愉快和对事物的兴趣。
    (4)行为统一协调,行为符合其年龄发展水平,无品行障碍和问题行为,表现为活泼、好动、好问、好奇。
    (5)性格良好,表现为乐观、自信、热情、勇敢、善良,能正确认识和了解自己。
    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
    42.案例:某一幼儿园的早餐食谱如题42表所示。经计算,其周一、周;早餐热量占全天总热量的18%,周三至周五早餐热量占全天总热量的25%。
    问题:
    (1)分析案例中哪几天的食谱不够科学合理,并说明理由。
    答:周一、周二和周五的食谱不合理。周一都是蛋白质,营养素不全面;周二油条、榨菜、咸鱼干不适合幼儿消化特点;周五刺激性太强的食物不适合幼儿。
    (2)案例中的早餐热能比例是否合适?若不合适,应调整到多少?
    答:周一、周二早餐热能比例不合适,应调整到25~30%。其余几天早餐的热能比例合适,不需调整。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自考网校
    • 课程精讲班

    • 考点串讲班

    • 全科精讲班

    • 全科基础班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侵权责任法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经济学原理(初级)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现代设计史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儿童文学概论

      购买

    咨询老师

    官方微信

    自考网校

    官方微博

    电话咨询

    学历提升,免费咨询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3 百分自考网(Www.Exam100.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蜀ICP备18037099号-1

    • 微博二维码

    • 中国自考社区

    首页

    自考网校

    学历提升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