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导航
  • 全国

全国

全国2014年10月自考00454《教育预测与规划》真题及答案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18-07-27 11:20:02 | 收藏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一般说来,规划具有三个基本特性,即目的性、战略性和(C)
    A.可操作性
    B.政治性
    C.综合性
    D.层次性
    2.以教育发展为对象而作的全局性和方向性的筹划是(C)
    A.教育决策
    B.教育规划
    C.教育发展战略
    D.教育预测
    3.二战以后,较早成立教育规划机构的西方国家是(D)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法国
    4.属于教育输入方面的人口统计指标的是(B)
    A.复读率
    B.入学率
    C.在校生增长率
    D.辍学率
    5.个体或社会从教育的输人中所获得的最终利益指标体现了教育系统的(D)
    A.外部有效性
    B.内部效率
    C.收益率
    D.外部生产性
    6.在进行教育预测时,要注意全面、系统、客观地收集有关资料,这体现了教育预测的(A)
    A.实事求是原则的要求
    B.综合性原则的要求
    C.概率性原则的要求
    D.辩证思维原则的要求
    7.一般说来,中期教育预测的时限为(C)
    A.5年以内
    B.5年
    C.5~10年
    D.10年以上
    8.对某高校2014年考取研究生比例的教育预测属于(B)
    A.单一式教育预测
    B.单对象教育预测
    C.结合式教育预测
    D.多对象教育预测
    9.能激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使预测专家不断产生新设想的预测方法是(B)
    A.德尔菲预测法
    B.头脑风暴预测法
    C.专家个人预测法
    D.专家协商预测法
    10.在利用时间序列数据预测时,不考虑每个时期数据的重要性,以多个时期数据的平均值作为预测值的统计预测方法称为(A)
    A.算术平均预测法
    B.移动平均预测法
    C.加权平均法
    D.指数平滑预测法
    11.根据5位专家预测的辍学率:1%,2%,5%,4%,3%,可计算出其中位数为(D)
    A.2%
    B.3%
    C.4%
    D.5%
    12.在公式中,平滑系数的取值范围为(B)
    A.a<0
    B.0 C.a>0
    D.a>1
    13.长期教育规划的期限一般为(D)
    A.3年
    B.5年
    C.7年
    D.10年以上
    14.制定教育规划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和最基础的工作是(B)
    A.制定规划目标
    B.搜集规划资料
    C.整理规划资料
    D.选择规划方法
    15.在使用指数平滑预测法时,平滑系数值越小,则(C)
    A.对较远时期实际值的影响越小
    B.近期实际值对指数平滑值的影响越大
    C.近期实际值对指数平滑值的影响越小
    D.各时期对指数平滑值的影响一样
    16.教育规划论证的基本标准是(A)
    A.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B.科学性、发展性、超前性
    C.科学性、系统性和综合性
    D.开放性、层次性、发展性、超前性
    17.现在第三世界国家的教育规划(A)
    A.注意分权化而非集权化
    B.把学前教育摆在国家发展教育的优先地位
    C.突出正规教育的作用
    D.不够重视市场对教育的调控机制
    18.根据世界各国教育规划的经验教训,容易失败的教育规划是(B)
    A.守成型教育规划
    B.变革型教育规划
    C.政治型教育规划
    D,技术型教育规划
    19.依据人们政治上的要求来制定教育规划的方法是(C)
    A.国际比较法
    B.人力预测法
    C.社会需要法
    D.成本利得分析法
    20.菲律宾的教科书计划获得较大成功的主要经验之一是(B)
    A.采用了由下到上的策略
    B.实施计划几乎不要求教师做出实际的行为改变
    C.采用了细心实验,稳步推广策略
    D.节约了教育经费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1.预测:是在分析过去和现在有关信息的基础上对未来的发展作出的推测。
    22.人口社会构成:指人口在社会集团、民族、教育程度、宗教等方面的构成。
    23.专家个人预测法:是根据专家个人的知识、经验和推理判断能力,对未来教育发展作出直觉预测的一种方法。
    24.教育规划的预见性:是指编制的教育规划方案要建立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对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具有一种超前意识。
    25.互动性规划模式:互动性规划模式将教育规划看做一种各种个人或利益集团之间主张、意见的冲突、交流、协商、妥协以及再冲突、交流、协商、妥协的连续动态过程。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简述进行教育预测与规划应该考虑的经济因素。
    答:
    (1)经济发展水平: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分)
    (2)经济结构:主要是产业结构。(2分)
    (3)经济体制:社会物质的生产、流通、交换等活动的组织形式。(2分)
    27.简述德尔菲预测法的基本特点。
    答:
    (1)集思广益。聘请多位专家进行预测。(2分)
    (2)匿名求真。采用匿名方式进行调查。(2分)
    (3)反馈收敛。专家预测意见进行多轮反馈,促进专家慎重修正个人意见。(2分)
    28.简述详细说明教育规划的必要性。
    答:
    (1)教育规划在表述上一般具有高度概括性,没有具体的行动方案和措施,不利于指导实施工作。
    (2)教育规划的详细说明,是对实观教育规划目标的每一项具体任务和途径的说明。
    (3)教育规划的详细说明是教育规划从理论走向实践的桥梁。
    29.简述教育规划经常要制定的规划目标。
    答:
    (1)教育发展的规模目标:未来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教育发展的专业目标:各专业的招生人数,各类大、中专业学校的发展规模和比例结构。
    (3)教育发展的经济目标:教育事业发展所必需的物力和财力。
    (4)教育发展的师资目标:未来师资队伍的专业、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等。
    (5)教育发展的质量目标:质量目标是对教育工作的质量所提出的一系列目标,包括学生质量目标、师资质量目标、管理水平目标和办学条件等。
    (注:每点1分,全部答对给6分)
    30.简述教育规划资料质量的“七大威胁”。
    答:
    (1)汇报资料中的误差。
    (2)传送和归总资料中的误差。
    (3)处理缺失资料中的误差。
    (4)资料范畴不清引起的误差,
    (5)缺乏通用统计口径引起的误差。
    (6)资料搜集工具缺少信度与效度引起的误差。
    (7)教育决策者和教育资料之间的隔阂引起的误差。
    四、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1.举例说明教育预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答:在运用教育预测方法进行预测时必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实事求是原则。
    (2)综合性原则。
    (3)反馈性原则。
    (4)概率性原则。
    (5)辩证思维原则。
    举例说明。
    32.结合实际试析草拟教育规划时应注意的问题。
    答:
    (1)要深刻理解教育规划的依据。
    (2)恰当划分教育规划的阶段。
    (3)选择合适的规划方法。
    (4)了解教育规划目标的特点。
    (5)明确教育规划的重点。
    (6)确定实现教育规划目标约对策与措施。
    结合实际分析。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3小题6分,第34小题9分,共15分
    写出下列每小题的计算过程,否则只给结果分。
    33.根据题33表中某市2003~2007年的小学在校学生人数,计算间隔三年的移动平均数列,并将计算结果(取整数)填在表中适当位置。
    题33表 某市2003~2007年小学生在校人数
    序号 年份 在校学生数/千人 三年移动平均值/千人
    2003 350  
    2 2004 325  
    3 2005 305  
    4 2006 200  
    5 2007 290  
     
    答:根据题目要求,
    同理可得其他移动平均值:310、298
    某市2003~2007年小学生在校人数
    序号 年份 在校学生数/千人 三年移动平均值/千人
    l 2003 350  
    2 2004 325  
    3 2005 305 327
    4 2006 300 310
    5 2007 290 298
    34.(1)根据题34—1表中数据,建立区县幼儿毛人园率y关于人均收入X的线性回归方程。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题34—1表 某市6个区县毛人园率与人均收人
    县区编号 人园率(%)Y 人均收入(千元)X Y2 X2 XY
    l 102 20 10404 400 2040
    2 95 18 9025 324 1710
    3 90 16 8100 256 1440
    4 69 14 476l 196 966
    5 114 19 12996 361 2166
    6 88 15 7744 225 1320
    合计 558 102 53030 1762 9642
    平均值 93 17      
     

    (2)根据题34—1表数据计算出幼儿毛入园率与人均收入水平的相关系数为r=0.875。试在0.05水平下分析两者是否存在显著的一元线性回归关系。
    题34—2表 积差相关系数(r)显著性临界值表
    df=n-2 a=0.10 0.05 0.02 0.01 0.00l
    1 .988 .997 1.00 1.00 1.00
    2 .900 .950 .980 .990 .999
    3 .805 .878 .934 .959 .99l
    4 .729 .811 .882 .917 .974
    5 .699 .754 .833 .874 .951
    6 .622 .707 .789 .834 .925
    7 .582 .666 .750 .798 .898
    答: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自考网校
    • 课程精讲班

    • 考点串讲班

    • 全科精讲班

    • 全科基础班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侵权责任法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经济学原理(初级)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现代设计史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儿童文学概论

      购买

    咨询老师

    官方微信

    自考网校

    官方微博

    电话咨询

    学历提升,免费咨询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3 百分自考网(Www.Exam100.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蜀ICP备18037099号-1

    • 微博二维码

    • 中国自考社区

    首页

    自考网校

    学历提升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