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导航
  • 全国

全国

全国自考09277《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全真模拟演练(八)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18-03-20 16:16:45 | 收藏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教师职业是“培养造就下一代”的职业。培养造就下一代是()的事情。

     

    A、全社会√

     

    B、教师

     

    C、父母

     

    D、教师和父母

     

    【答案解析】

     

    考点:教师职业

     

    分析:培养造就下一代并不只是教师的事情,而是全社会的事情。我们经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负有培养教育孩子的责任,就是这个道理。

     

    2、世界历史上正式出现以教学为职业,并以此谋生者是()

     

    A、老子

     

    B、孔子√

     

    C、柏拉图

     

    D、苏格拉底

     

    3、道德行为规范是依靠()来维系。

     

    A、人们内心的信念√

     

    B、制度

     

    C、外部强制力

     

    D、社会舆论

     

    4、当一个在工作中偏离理想目标时,职业理想就会发挥纠偏作用,尤其是在实践中遇到困难和阻力时,如果没有职业理想的支撑,人就会心灰意冷、丧失斗志。说明职业理想具有()

     

    A、调节作用√

     

    B、激励作用

     

    C、导向作用

     

    D、实现自我价值的作用

     

    5、关于我国的教育方针,下列廉洁正确的是()

     

    A、1954年2月,毛泽东在政务会议上提出:我们缶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前进,每个人要在德、智、体方面均衡发展。

     

    B、1958年9月,《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明确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C、1975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方面全面发展

     

    D、改革开放后,在教育方针上,我国实现了由“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到“教育为无产阶级统治服务”的历史飞跃。

     

    【答案解析】

     

    考点:我国的教育方针

     

    分析:1954年2月,周恩来在政务会议上提出:“我们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前进,每个人要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均衡发展。”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改革开放后,我国在教育方针认识上,实现了由”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到”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思想升华和历史飞跃。

     

    6、教师职业纪律的基本特征是()

     

    A、职业性、自律性、制约性、社会性

     

    B、职业性、案例性、自律性、制约性√

     

    C、职业性、时代性、差异性、制约性

     

    D、职业性、社会性、差异性、可操作性

     

    7、处理“体罚学生,教育不改的”县城对学生造成损害的教师,处理办公室一般按照()

     

    A、刑法通则

     

    B、民法通则√

     

    C、教育法

     

    D、宪法

     

    【答案解析】

     

    考点:违反教师职业纪律的责任

     

    分析:“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违法行为,按教师管理权限,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教育行政部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解聘;对学校、其他教育机构和学生造成损失或损害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赔偿损失或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可由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处理,也可由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8、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分为四个环节:具体绝对值、观察分析、重新分析、积极的验证。在实际的反思过程中,这四个一地往往是前后交错的,界限并不十分明显。下列不属于反思方法的是()

     

    A、课前备课√

     

    B、写反思日记

     

    C、记录一天的教学

     

    D、观察与分析教学

     

    【答案解析】

     

    考点:本题的知识点是反思

     

    分析:反思型教师,不仅在头脑中经常重温教学时的事件,还持续性地观察学生,以便了解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反思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课后备课、写反思日记、记录一天的教学、观察与分析教学等。

     

    9、下列不符合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道德要求廉洁的是()

     

    A、仪表端庄、言行得体

     

    B、严于律己、言传身教

     

    C、不拘小节,举止轻浮√

     

    D、品行端庄,道德高尚

     

    【答案解析】

     

    考点: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道德要求。

     

    分析: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道德要求有:仪表端庄,广告得体;品行端庄,道德高尚;严于律己,言传身教。切忌不拘小节、举止轻浮。

     

    10、下列不属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关于健康的标准的是()

     

    A、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B、态度积极,勇于承担责任,无论事情大小都不挑剔

     

    C、精力充沛,能创造性地完成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任务√

     

    D、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

     

    【答案解析】

     

    考点:健康的标准

     

    分析:世界卫生组织(WTO)提出善于健康的十条标准:(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工作和生活而不感到疲劳和紧张;(2)态度积极,勇于承担责任,不论事情大小都不挑剔;(3)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4)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应变能力强;(5)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6)体重得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7)眼睛炯炯有神,善于观察,眼睑不发炎;(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咸,无出血现象,牙齿和牙龈颜色正常;(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10)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增路轻松协调。

     

    11、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低目标是()

     

    A、爱国、爱岗、敬业

     

    B、爱国、守法、敬业

     

    C、守法、明礼、诚信

     

    D、公民道德目标√

     

    【答案解析】

     

    考点: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目标体系

     

    分析:教师首先应成为一名合格公民,则公民道德目标就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低目标。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第一次系统提出了公民必须遵守的十项道德规范,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12、下列选项中属于显性课程的是()

     

    A、校园文化√

     

    B、社会实践

     

    C、科研活动

     

    D、选修课程

     

    13、在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活动中以既定的目标为标准,对评价对象达成目标的程度进行的评价是()

     

    A、绝对评价√

     

    B、常模参照评价

     

    C、相对评价

     

    D、个体内差异评价

     

    14、教师在教学业绩上提高不明显,出现心理学上的“高原现象”是在教师职业生涯设计的()

     

    A、适应阶段

     

    B、形成经验和技能阶段

     

    C、教师成长的徘徊阶段

     

    D、教师成名阶段√

     

    【答案解析】

     

    考点: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阶段。

     

    分析:教师工作第五至第八年间,是教师成长的徘徊阶段。教师在教学业绩上的提高不明显,出现心理学上的“高原现象”,许多教师满足于自己的已有经验和技能,就此裹足不前。

     

    15、下列不属于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原则的是()

     

    A、教育性原则

     

    B、真实性原则

     

    C、静态性原则√

     

    D、协商性原则

     

    【答案解析】

     

    考点: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原则。

     

    分析:教师专业发展评介的原则有:教育性原则、真实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协商性原则、多元化原则。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6、各学科教师都担负着本学科的特殊任务,不能把专业课程变成思想政治课或品行修养课。

     

    A、正确√

     

    B、错误

     

    17、在“教书育人”这个命题中,其核心是教书。

     

    A、正确

     

    B、错误√

     

    【答案解析】

     

    在“教书育人”这个命题中,其核心是育人。

     

    18、年轻教师往往缺乏经验,因此不适合担任班主任。

     

    A、正确

     

    B、错误√

     

    【答案解析】

     

    每一位教师都要争当班主任,尤其是年轻教师,更应当如此。

     

    19、学生的主要时间是用于科学文化和技术的学习,学校的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中心。

     

    A、正确√

     

    B、错误

     

    20、教师职业纪律必须通过教师职业道德向教师个体道德的内化才能实现其作用。

     

    A、正确√

     

    B、错误

     

    21、职业素养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个体行为的总和构成了自身的职业素养。

     

    A、正确√

     

    B、错误

     

    22、能否对差生施以同样的爱,是检验教师是否真正爱学生、师德修养水平高低的试金石。

     

    A、正确√

     

    B、错误

     

    23、教师信念决定了其教学方式和对教学工作的坚持性。

     

    A、正确√

     

    B、错误

     

    24、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在过去的培训中,往往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

     

    A、正确

     

    B、错误√

     

    【答案解析】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在去的培训中,往往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

     

    25、在职教师反思生在反思结果,就该通过的反思重在反思习惯和反思方法的养成。

     

    A、正确√

     

    B、错误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26、职业是指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需要,由于(社会)分工和(劳动)分工而长期从事的具有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相对 稳定的社会生活 。

     

    27、教师职业劳动社会效果的长期性,既表现为后效性,又表现为(长效性),即教育效果在人才成长的整个过程乃至人的一生中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28、教师职业道德的最基本功能是示范功能、调节功能和(教育)功能。

     

    29、1983年9月,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  (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30、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31、《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了公民受教育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有(受教育)的权利 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32、学校管理常规可以划分为三种基本形式,即口授型常规管理、(习俗型) 常规管理和制度型常规管理。

     

    33、教育科学知识素养主要是指教师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34、从业者在其职业实践和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贯的态度和行为称为(职业作风) 。

     

    35、卡拉斯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提出一个要求——控制压力模型,认为工作压力是由要求和(决策自由度)两个维度决定的。

     

    36、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最高标准是(至善)。

     

    37、教师资格证书鉴定制度包括两项重要内容:学历要求和(能力要求) 。

     

    38、教师既要做“经师”,又要做“(人师)”。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39、理想

     

    理想是指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多指有根据的、合理的想象或希望。

     

    40、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就是指教师按照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使自己形成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品质并达到一定的职业道德境界。

     

    41、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教育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教师培养的新形式。这种模式突破了高校的边界,把高校和中小学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主要目的 是提供临床性的实践训练,提高教师职前培养水平,促进教师在职专业发展,提高中小学生学业成绩,促进中小学和大学双方的改革与发展。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2、简述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1)较高的责任性。

     

      (2)独特的示范性。

     

      (3)高度的自觉性。

     

      (4)鲜明的独特性。

     

      (5)广泛的继承性。

     

    43、简述教师职业纪律的主要内容

     

    (1)遵守国家法律,依法执教。

     

     (2)认真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

     

    (3)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44、简述学校和教师个体可以从哪些方面提高教师职业素养。

     

    学校的支持:

     

    (1)构建凸显人文性的教师管理制度。

     

    (2)建立合作的教师文化。

     

    (3)提供针对性强的校本培训。

     

    教师个体的改进:

     

    (1)新观念,新风格。

     

    (2)多读书,爱学习。

     

    (3)会思考,勤实践。

     

    45、什么是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为什么要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道德准则,对教师施加有组织、有计划的影响的一种活动。

     

    (1)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2)学校教育的必然要求。

     

    (3)教师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小题8分,共16分。)

     

    46、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和主要有哪些?

     

    (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2)加强学习:

     

    ①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

     

    ②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专业知识的学习。

     

    ③学习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汲取社会生活中一切有用的养料

     

    ④虚心求教,善于向他人学习。

     

    (3)投身实践:

     

    ①教师要投身于教育实践。

     

    ②教师要投身于生活实践。

     

    ③教师要开展有教育意义的道德实践活动。

     

    47、论述教师教育三个阶段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

     

    (1)职前教师教育就是教师资格教育,是教师的专业预备教育;职前教师教育为教师职业打下必要的思想和业务基础。

     

    (2)新教师入职辅导是相对于职前教育和在职进行而言的,与新教师头几年的教学实践同步进行。新教师的入职辅导,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是改进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提高师资水平的一个重要举措。

     

    (3)教师在职教育是职前教师教育和教师入职辅导基础上的专业继续教育。教师在职教育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有效方法。

     

    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48、记得在一个寒冬的早晨,西北风呼呼地刮着。同学们在上早读,书志琅琅。我刚到校,来到班 上,手插在裤兜里,脸 对着全班同学。这时,一个学生走进教育。我大专说:“***,你为什么又迟到?把手放下站好。。。。?”忽然,我听到有人叽咕:“。。。。自己也迟到。。。。”一个女同学正在向旁边的同学使眼色,脸上露也不服气 的神情。我心头一惊,正要发作的火一下子熄灭了。这事儿使我陷入深思。平时,一些看起来很细小、很微不足道的事情,由于没有重视结果给了学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课上,有的学生被 叫到前边黑板演练,写完后随手粉笔往 台上一扔,没有轻轻地放回粉笔盒;小干部用教鞭敲击讲台面要同学安静下来。。。。。这不都是我的行为在学生身上的再现吗?我感到,在学生面前,教师的一举一动都要十分审慎。数十双眼睛好像数十面明澈澈的镜子,照得教师毫发毕现,不容有丝毫的懈怠。

     

    请从教师职业的示范性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并说明教师应该如何“为人师表”。

     

    (1)案例中教师自己迟到了,批评学生时,引起学生的不满。教师平时不注意细节,学生有样学样。教师的访谈举止都是学生耳濡目染的对象,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职业首先具有教育人、感化人的作用,决定了教师要做“人之楷模”。

     

    (2)教师职业的示范性是由以下四点决定的:

     

    ①学生的“向师性”决定了教师职业的示范性:教师的言行举止和自身的知识、道德品行都无时无记得不在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

     

    ②学生的模仿性决定了教师职业的示范性。

     

    ③教师品德言行的示范性决定了教师职业的示范性。

     

    ④教师教育教学过程的示范性决定了教师职业的示范性。

     

    (3)为人师表“是指教师用自己的言行做出榜样,成为学生学习和次的陕西省让他表率”。为“师”要有知识,为“表”要有美德。“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求教师:

     

    ①仪表端庄,言行得体。

     

    ②品行端正,道德高尚。

     

    ③严于律己,言传身教。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自考网校
    • 课程精讲班

    • 考点串讲班

    • 全科精讲班

    • 全科基础班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学位英语(适用地区看课程介绍)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学位英语(江苏、山东适用)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学位英语(适用地区看课程介绍)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侵权责任法

      购买

    咨询老师

    官方微信

    自考网校

    官方微博

    电话咨询

    学历提升,免费咨询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3 百分自考网(Www.Exam100.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蜀ICP备18037099号-1

    • 微博二维码

    • 中国自考社区

    首页

    自考网校

    学历提升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