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导航
  • 全国

全国

全国2020年10月自考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真题及答案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20-10-19 19:42:24 | 收藏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不同时代的青年,面对不同的历史课题,担当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对新时代的青年来说,应该担当的历史使命是(C)
    A.谋求民族解放
    B.争取国家独立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其中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解决举什么旗的是(B)
    A.社会主义荣辱观
    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聚着全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D)
    A.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
    B.家庭层面的价值要求
    C.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
    D.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
    4.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着人的本质,许多中外思想家都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下列关于人的本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A.人的本质是理性动物
    B.人的本质是政治动物
    C.人的本质是绝对精神的文化
    D.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5.人在现实中生活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引发对人生的思考,这种思考最后集中到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等根本问题对这些根本问题的回答,体现了一个人的(C)
    A.道德观
    B.世界观
    C.人生观
    D.价值观
    6.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待人生的态度千差万别,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无外乎两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消极无为的人生态度。下面选项中表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是(C)
    A.玩世不恭
    B.听天由命
    C.勇于开拓
    D.得过且过
    7.希望选择一种理想的职业,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希望自己在工作和职业活动中达到理想的境界,取得理想的成绩。这属于(B)
    A.生活领域中的理想信念
    B.职业领域中的理想信念
    C.道德领域中的理想信念
    D.社会领域中的理想信念
    8.在人类历史上,对美好生活和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源远流长,其中,遗传党员的远大理想集中反映了这种向往和追求他的最终实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这一远大理想是(B)
    A.实现现代化
    B.实现共产主义
    C.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D.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9.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下具有不同的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爱国主义表现为(C)
    A.致力于全人类的解放
    B.致力于自我价值的实现
    C.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致力于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传承
    10.中华民族具有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下列选项中,体现了这种优良传统的是(A)
    A.位卑未敢忘国忧
    B.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C.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
    11.古往今来,无论那些对历史发展做出过较大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军事家、文学艺术家,还是那些在历史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的千千万万普通劳动群众,启迪指引他们壮丽人生的共同思想因素,就是(C)
    A.个人主义
    B.社会主义
    C.爱国主义
    D.功利主义
    12.在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和科技革命深入发展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宗旨是人民安全,根本是政治安全,基础是(B)
    A.信息安全
    B.经济安全
    C.文化安全
    D.生态安全
    13.道德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这种关于道德起源的观点属于(B)
    A.庸俗进化论的观点
    B.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14.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格言警句中,反映了“励志自强,崇尚精神境界”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是(D)
    A.礼之用,和为贵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民生在勤,不勤则匮
    D.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15.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是(D)
    A.团结友爱
    B.乐群贵和
    C.公平正义
    D.诚实守信
    16.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具有不同的道德规范,其中,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是(A)
    A.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B.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C.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
    D.网络道德的主要内容
    17.培养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质,需要掌握正确的修养方法,通过反省检查以发现自己思想中的不良念头和行为上的不良习惯,并将其坚决克服和整治掉,这种修养方法是(B)
    A.陶冶情操
    B.省察克治
    C.学思明理
    D.慎独自律
    18.法治思维是和人治思维相对的思维方式,下列选项中,属于法治思维的基本因素是(A)
    A.法律至上
    B.权利制约
    C.以言代法
    D.权力保障
    19.法律权威是指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是法律应有的尊严和生命,下列关于法律权威的表述中,正确的是(B)
    A.法律权威源自人们的道德自觉
    B.法律权威源自人民的真诚信仰
    C.不依赖法律的外在强制力
    D.不依赖法律的内在说服力
    20.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贯彻落实“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要求,其中,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是(C)
    A.科学立法
    B.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
    21.法律行为是指依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行为,法律行为按其与法律规范的要求是否一致,可以分为(A)
    A.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
    B.善意行为和恶意行为
    C.有意行为和无意行为
    D.强制行为和任意行为
    22.程序法与实体法相对称,是规定保障权利和义务实现的程序方面的法律规范。下列属于程序法的是(D)
    A.刑法
    B.反不正当竞争法
    C.劳动合同法
    D.人民调解法
    23.宪法的基本原则是指人们在制定和实施宪法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准则。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体现了我国宪法原则中的(A)
    A.人民主权原则
    B.民主集中制原则
    C.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D.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24.依照刑法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称为犯罪构成。下列选项中,属于犯罪构成要件的是(A)
    A.犯罪客体
    B.犯罪时间
    C.犯罪地点
    D.犯罪动机
    25.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发现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解决、裁定在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时,依法提起对案件重新审判。这项特殊审判程序是(D)
    A.执行程序
    B.第二审程序
    C.死刑复核程序
    D.审判监督程序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简述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答:人与自然的关系:
    (1)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要从自然界获取维持自身生存的物质资料。但人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2)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3)科学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7.简述如何做新时代忠诚坚定的爱国者。
    答:
    (1)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
    (2)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3)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
    (4)必须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
    28.简述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基本内涵。
    答:
    (1)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2)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3)集体主义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29.简述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答:
    (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2)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3)事关执政兴国、人民幸福安康和国家长治久安。
    30.简述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
    答:
    (1)平等原则。
    (2)自愿原则。
    (3)公平原则。
    (4)诚实信用原则。
    (5)公序良俗原则。
    (6)绿色原则。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选择完成2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1.论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答:
    (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
    (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
    32.联系实际论述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答:理想与现实是一对矛盾,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1)对立性表现在,理想是主观的,现实是客观的;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有缺陷的;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
    (2)统一性表现在,现实中孕育着理想,包含着理想实现的条件和因素;理想来源于现实,包含着现实的因素,并且将来会成为新的现实。
    33.论述从业人员在职业生活中应该自觉遵守职业道德。
    答: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1)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
    (2)是形成良好社会道德风貌的重要手段。
    (3)是提高从业者素质的重要途径。
    (4)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
    提高职业道德的途径:
    (1)努力学习,提高职业道德意识。
    (2)勤于实践,提高践行职业道德能力。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自考网校
    • 课程精讲班

    • 考点串讲班

    • 全科精讲班

    • 全科基础班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福建自考00392学前儿童体育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福建自考14033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福建自考07251投资项目评估学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福建自考14494学前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福建自考02113医学心理学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福建自考13208社区护理学导论

      购买

    咨询老师

    官方微信

    自考网校

    官方微博

    电话咨询

    学历提升,免费咨询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3 百分自考网(Www.Exam100.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蜀ICP备18037099号-1

    • 微博二维码

    • 中国自考社区

    首页

    自考网校

    学历提升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