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导航
  • 全国

全国

全国自考04729《大学语文》章节串讲(五代史伶官传序)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21-09-22 10:27:39 | 收藏

    考点透视
    1.识记本文是一篇史论。
    2.理解文章“国家盛衰、兴亡的关键在人事”的中心论点。
    3.说明全文通过对比进行说理的方法。
    4.认知文中的历史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
    5.理解并记住“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格言名句。
    本篇译文
    啊!国家盛衰变化的道理,虽说是上天的意志,难道不是人为的吗?推究唐庄宗取得天下及其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这个道理了。
    世人传说晋王将要去世的时候,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且嘱咐他说:“梁国是我的仇家。而燕王是我扶植起来的,契丹也曾和我相约拜为兄弟,却都背叛了晋国而归顺了梁国。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现在给你三枝箭,你千万不要忘记你父亲未了的心愿!”庄宗接受了这三枝箭并把它们供奉在祭祀祖先的宗庙里。从此以后,每连出兵作战之时,就派部下用一副少牢去宗庙向晋王祷告,恭敬地请出箭,放在锦囊里,背在身上,冲杀在前。等到胜利归来后,再把它放还宗庙。当他用绳子捆绑起燕王父子,用匣子盛着梁国君臣的头颅,送进宗庙,把箭还给先王,并把成功的消息报告亡灵的时候,他意气昂扬,真可以说是气势豪壮啊!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平定,然而一个普通的军士在夜间一声呼喊,叛乱者就四下响应,而自己只好仓皇向东奔逃,还没碰见乱贼,军队却已离散了。君臣们互相呆看着,不知该向何处去 ,以至于对天发誓,剪断头发,痛哭流涕,又是多么的衰败啊!难道是因为取得天下艰难,而失去天下容易的缘故吗?或者认真推究他成败的原委,其实都是人为的呢?
    《尚书》上说:“自满招来预害,谦虚得到补益。”忧患勤劳可以振兴国家,逍遥游乐可使自身败亡,这是自然的道理啊。所以当他强盛时,普天下的豪杰,没有一个能与他争雄,到他衰败时,几十个伶人来围困他,就使他丧命亡国而被天下所讥笑。可见,祸患常常是从细微小事逐渐积累起来的,而聪明勇敢的人又往往因为沉溺于迷爱的人或事物中,而陷入困境 ,难道仅仅是伶人造成祸患的吗?
    因而写了《伶官传》。
    思考及练习答案
    1.谈谈本文的中心论点和有关警句对我们有什么启迪作用?
    答:中心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和警句“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这些语句精辟透彻,发人深省,教导我们事情成败往往在于人为,不要穷奢极欲,也不要耽于淫乐,否则将会导致国家衰败,自我灭亡,另外还要谦虚谨慎,注意细小琐事,要防微杜渐,不可骄傲自满,沉溺丧志。
    2.试以本文第二段为例,说明作者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论证的。
    答:文中第二段用大段篇幅写了后唐庄宗继承遗志,报了大仇,赞扬了庄宗成功时的“意气之盛,可谓壮哉”!紧接着又写他“仓皇东出,君臣相顾,不知所归,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这样盛与衰、兴与亡、得与失、成与败形成强烈对比,表现了庄宗历史悲剧的根源所在,使“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的结论更加令人信服。
    3.识别文中所运用的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并说明其作用。
    答:本文采用了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在第二段话中采用了事实论据,其前半部分表现了励精图治、意气昂扬的历史事实,后半部分表现了事业衰败、国破人亡的历史事实,这些都是最可靠的依据。理论论据主要存在于第三段话中,如《尚书》中的“满招损,谦得益”,这句话揭示了后唐庄宗的亡国原因。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巧妙地将这两者结合起来,使整篇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自考网校
    • 课程精讲班

    • 考点串讲班

    • 全科精讲班

    • 全科基础班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学位英语(适用地区看课程介绍)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学位英语(江苏、山东适用)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学位英语(适用地区看课程介绍)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侵权责任法

      购买

    咨询老师

    官方微信

    自考网校

    官方微博

    电话咨询

    学历提升,免费咨询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3 百分自考网(Www.Exam100.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蜀ICP备18037099号-1

    • 微博二维码

    • 中国自考社区

    首页

    自考网校

    学历提升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