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导航
  • 全国

全国

全国自考04729《大学语文》章节练习题(垓下之围)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22-12-14 12:37:40 | 收藏

    一、单项选择题
    1.《垓下之围》选自(B)
    A.《史记●项羽世家》
    B.《史记●项羽本纪》
    C.《史记●项羽列表》
    D.《史记●项羽列传》
    2.《垓下之围》的作者是(A)
    A.司马迁
    B.司马相如
    C.司马光
    D.司马谈
    3.被鲁迅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B)
    A.《汉书》
    B.《史记》
    C.《论语》
    D.《后汉书》
    4.文中项羽认为他失败的原因是(B)
    A.兵太少,非用将之罪也
    B.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
    C.将叛离,非自我之罪也
    D.敌太猛,非我弱之罪也
    5.文中最后一段是评论,作评论的“太史公”是谁(C)
    A.张良
    B.刘邦
    C.司马迁
    D.萧何
    6.项羽在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己出之时,号为(A)
    A.霸王
    B.燕王
    C.汉王
    D.韩王
    7.文中表现了英雄多情而又无可奈何心境的一个场面是(D)
    A.东城快战中连斩数将
    B.无路可逃时冲冠发怒
    C.愧见江东父老而自刎乌江
    D.四面楚歌中霸王别姬
    8.在《垓下之围》中,“虞兮虞兮”的悲歌是下面哪一个场景的典型情节(D)
    A.自刎乌江
    B.决战楚汉
    C.东城快战
    D.霸王别姬
    9.《垓下之围》中,取项王头的是(A)
    A.王翳
    B.吕胜
    C.马童
    D.杨武
    10.《垓下之围》中所写的主要人物是(D)
    A.司马迁
    B.韩信
    C.刘邦
    D.项羽
    二、多项选择题
    1.由《垓下之围》的故事情节而形成的成语有(ABC)
    A.霸王别姬
    B.羞见江东父老
    C.四面楚歌
    D.一鸣惊人
    E.冲冠而怒
    2.在《垓下之围》中作者主要描写了三个场面,分别是(ACD)
    A.霸王别姬
    B.败走彭城
    C.东城快战
    D.乌江自刎
    E.鸿门之宴
    3.在文章的后面,项羽将宝马赠与乌江亭长的原因是(DE)
    A.因为船小容不下宝马
    B.宝马已经受伤奄奄一息
    C.对战马跑不快的厌恶
    D.对战马的爱怜深情
    E.对亭长好意的报答
    4.下面有关司马迁的叙述正确的是(ACDE)
    A.因为为李陵申辩而得罪汉武帝
    B.因为为李陵申辩而得罪光武帝
    C.曾被处以宫刑
    D.后来担任了中书令的官职
    E.写成了《太史公书》
    5.《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ABCDE)
    A.本纪
    B.列传
    C.世家
    D.书
    E.表
    三、词语解释题
    1.项王军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壁:营垒,此处用作动词,即....扎营。
    2.有美人名虞,常幸从
    幸从:得到宠爱,跟随在项羽身边。
    3.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
    慷慨:悲愤激昂。
    4.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骑能属者:能跟从而来的骑兵。
    5.所当者破,所击者服。
    所当者:所遇到的敌方。
    6.项王瞋目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瞋目:瞪大眼睛。
    7.吾知公长者
    长者:性情谨厚的人。
    8.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吾为若德:我给你个好处。
    9.吾闻之周生曰:舜目重瞳子。
    盖:表推测,或许是、可能是。
    10.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
    陇亩:田野,指民间。
    四、简答题
    1.简述《垓下之围》中的三件事。
    答:作者在这篇文章中主要写了三个事件:第一件事是垓下绝唱。当项羽大军被围垓下,军情何等急迫!作者却以舒缓的笔调去写项羽夜起帐饮,慷慨悲歌,倾诉对虞姬与骏马的难舍之情。这样的描写,有利于表现出项羽一腔怒愤与英雄失路托身无所的悲情。第二件事是东城快战。东城突围,项羽兵剩无几,面对失败,他认输但不服气,为了证实此是天意而非自已的过失,他赌注似的为部下表演“快战”,斩将搴旗,再现当年勇猛无比的英姿,然而此处描写主要是突现出项羽徒有匹夫之勇。第三件事是乌江自刎。兵退乌江,本可渡江以期东山再起,但项羽因愧见江东父老而宁死不辱,这里体现了他知耻不苟活却又自暴自弃的性格特征。
    2.结合“乌江自刎”这一节中的细节描写谈谈项羽的性格。
    答:在“乌江自刎”这一节中,主要写到了拒渡、赠马、赐头三个细节。项羽骑马逃到乌江,茫茫江水阻绝了去路,这时乌江亭长“舣船待”,并要他快走,这时“项王笑曰”无面见江东父老,这里的笑不是强自矜持,不是凄然苦笑,而是壮士蔑视死亡,镇定安详的笑,这个细节表现了他“知耻近乎勇”的性格。项羽对自己的死毫不在意,却不忍爱马被杀,因此以赠亭长。最后又有头颅留赠故人这样一个出人意料、千古未闻的细节。“故人”追之、认之,必欲杀之以邀功取赏;项羽却慷慨赐头,说“吾为若德”。从这些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出项羽的淳朴、真挚、重义深情、慷慨大度的性格特征。
    五、简析题
    1.阅读《垓下之围》中的一段文字: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分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问:
    A.这段话是谁唱出来的?
    B.这段话中的“虞”指谁?根据这一情景后世出现了哪一个成语?
    C.这段话表现了怎样的一种气概、情形和心情?
    答:
    A.项羽。
    B.虞姬。霸王别姬。
    C.这段话表现的气概是英雄盖世,表现的情形是英雄末路,表现的心情是英雄气短。
    2.阅读《垓下之围》中的一段文字:
    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问:
    A.这段话是谁的自述?
    B.为什么说“困于此”?
    C.“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这句话表现了怎样的一种错误观点?
    答:
     A.这段话是项羽的自述。
    B.因为当时项羽兵败垓下,被汉军追赶围困在东城,所以说“困于此”。
    C.这句话表现了项羽缺乏政治远见,专持武力以经营天下的错误观点。
    3.阅读《垓下之围》中的一文字: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日:“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问:
    A.为什么项王要东渡乌江?
    B.项王后来不愿意渡江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原话作答)
    C.这段话表现了项王怎样的性格和心情?
    答:
    A.因为当时项王在垓下被打败,处于逃亡之中,因此想东渡乌江。
    B.“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C.因愧见江东父老而自刎乌江,宁死不辱,揭示了项羽知耻重义的性格,表现了他走投无路、只能一死了之的英雄末路心情。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自考网校
    • 课程精讲班

    • 考点串讲班

    • 全科精讲班

    • 全科基础班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学位英语(适用地区看课程介绍)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学位英语(江苏、山东适用)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学位英语(适用地区看课程介绍)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侵权责任法

      购买

    咨询老师

    官方微信

    自考网校

    官方微博

    电话咨询

    学历提升,免费咨询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3 百分自考网(Www.Exam100.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蜀ICP备18037099号-1

    • 微博二维码

    • 中国自考社区

    首页

    自考网校

    学历提升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