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导航
  • 全国

全国

全国自考00274《社会政策与法规》全真模拟试题(三)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22-11-16 12:28:15 | 收藏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不是产生文盲的社会根源的是(D)
    A.社会对教育的错误认识
    B.家庭经济困难
    C.教学质量
    D.个人学习能力差
    2.法律起源于(B)
    A.社会政策
    B.风俗习惯
    C.乡规民约
    D.社会道德
    3.社会信用制度为社会大众提供了超前消费的机会,此体现的是社会信用制度的(D)
    A.广泛性
    B.联系性
    C.协调性
    D.现代性
    4.国家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的要求人们普遍遵守的行为规则文件称为(C)
    A.法律
    B.法则
    C.法规
    D.法条
    5.社会优抚的对象不包括(D)
    A.为国捐躯的人的家属
    B.现役军人家属
    C.因病回乡的复员军人
    D.五保户
    6.下列各项中,属于司法机关的是(A)
    A.人民检察院
    B.中央军事委员会
    C.政法委员会
    D.国务院
    7.下列各项中,不是社会保险的特征的是(C)
    A.社会性
    B.强制性
    C.营利性
    D.双向性
    8.罢免有关违宪的国家机关人员属于法律制裁中的(A)
    A.违宪制裁
    B.行政制裁
    C.民事制裁
    D.刑事制裁
    9.我国规定15周岁及以下年龄的人为(C)
    A.儿童
    B.少年
    C.少年儿童
    D.青少年
    10.下列各项中,被称为福利国家模式,也称为“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模式是(B)
    A.美国模式
    B.英国模式
    C.德国模式
    D.新加坡模式
    11.在家庭的类型中,由父母和一个已婚的子女以及其他未婚子女、孙辈子女组成的家庭称为(C)
    A.群居家庭
    B.核心家庭
    C.主干家庭
    D.联合家庭
    12.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B)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B.国务院
    C.最高人民法院
    D.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13.社区居民群众性的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约束的好办法是(D)
    A.社会政策
    B.道德
    C.风俗习惯
    D.乡规民约
    14.我国社会政策在社会管理和社会控制方面的重要的纲领性文件是(C)
    A.《宪法》
    B.《刑法》
    C.《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D.《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
    15.以居民的居住地为管理范围,实行社区居民自治管理,政府辅助和指导管理的形式称为(A)
    A.社区管理
    B.小区管理
    C.街道管理
    D.居委会管理
    16.现在许多幼儿园、小学门口每天围着大量的家长们,等待着接送
    孩子上、下学,隐藏在此社会现象背后的本质问题是(B)
    A.独生子女集家长万千宠爱于一身
    B.社会治安环境欠佳
    C.家长们有较多空闲时间
    D.家长们怕孩子喜欢玩耍,耽误上、下学时间
    17.下列有关社会政策与法律的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
    A.社会政策指导法律制定
    B.法律奠定社会政策基础
    C.社会政策服务于法律
    D.社会政策实现法律
    18.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内容中,打击的前期工作是(D)
    A.管理
    B.改造
    C.建设
    D.防范
    19.我国婚姻政策的基本内容是婚姻自由、法律登记结婚、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制和(A)
    A.恋爱自由
    B.同居自由
    C.同性恋自由
    D.生育自由
    20.下列有关社会传播的特征的表述中,正确的是(B)
    A.双方地位固定
    B.交流互动
    C.仅采用语言文字
    D.静态传播
    二、多项选择题
    21.社会控制的基本特征有(BDE)
    A.协调性
    B.普遍性
    C.单纯性
    D.交叉性
    E.规范性
    22.保护未成年人的具体措施有(BCDE)
    A.自我保护
    B.家庭保护
    C.学校保护
    D.社会保护
    E.司法保护
    23.社会监督的种类包括(ABCDE)
    A.政党监督
    B.社会组织监督
    C.社会公众监督
    D.法律职业监督
    E.新闻舆论监督
    24.下列各项中,体现社会救济制度的特征的有(ADE)
    A.救济款的单向性
    B.义务的双向性
    C.对象的普遍性
    D.目标的低层次性
    E.手段的多样性
    25.环境恶化的最重要的问题不包括(CE)
    A.生态环境的破坏
    B.环境的污染
    C.文物的破坏
    D.资源的破坏
    E.公物的破坏
    三、名词解释题
    26.社会安置
    是指针对社会上退伍军人的状况,(1分)进行社会安置工作,(1分)安排他们的工作(1分)和日常生活。(1分)
    27.风俗习惯
    是指人类群体(1分)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1分)逐渐总结、积累和遵循(1分)的日常行为和生活准则。(1分)
    28.社会政策
    是指一个国家制定、公布和实施的(1分)一定时期(1分)社会运行和发展的(1分)总体活动原则方针路线和行为规范。(1分)
    29.法律责任
    是指由于行为人违法行为、违约行为(1分)或者由于法律规定的(1分)应当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1分)
    30.社会传播政策
    是指国家制定的(1分)社会信息传播的(1分)方向性、指导性和原则性的(1分)纲领性文件。(1分)
    四、简答题
    31.简述社会教育的社会作用。
    答:
    (1)正规学校教育的补充;(2分)
    (2)信息和知识传播快速;(1分)
    (3)教育内容针对社会大众普及;(1分)
    (4)采取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1分)
    (5)有利于树立正确的社会风气。(1分)
    32.简述移民的特征。
    答:
    (1)农村向城市;(2分)
    (2)农业地区向工业地区;(1分)
    (3)贫困地区向发达地区;(2分)
    (4)动乱地区向安定地区。(1分)
    33.简述社会政策目标与任务实现的手段。
    答:
    (1)社会发展规划;(1分)
    (2)社会法律(1分)法规;(1分)
    (3)社会道德、(1分)风俗习惯(1分)和乡规民约。(1分)
    34.简述乡规民约的社会作用。
    答:
    (1)精神文明内容;(1分)
    (2)法律的辅助形式;(2分)
    (3)群众自治良好方法;(2分)
    (4)净化社会环境。(1分)
    35.简述法律监督的意义。
    答:
    (1)法律监督是维护法律尊严和法律统一的重要措施;(2分)
    (2)法律监督是提供保障法律实施的重要条件;(2分)
    (3)法律监督是有效制约权力滥用的基本方法。(2分)
    五、论述题
    36.试述法律的基本社会特征。
    答:
    (1)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1分)展开论述(1分);
    (2)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1分)展开论述(1分);
    (3)法律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1分)展开论述(1分);
    (4)法律是由国家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1分)展开论述(1分);
    (5)法律是规范、原则和概念的统一体。(1分)展开论述(1分)。
    37.试述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答:
    (1)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1分)展开论述(1分);
    (2)谁开发谁保护原则(1分)展开论述(2分);
    (3)谁污染谁治理原则(1分)展开论述(2分);
    (4)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1分)展开论述(1分)。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自考网校
    • 课程精讲班

    • 考点串讲班

    • 全科精讲班

    • 全科基础班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学位英语(适用地区看课程介绍)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学位英语(江苏、山东适用)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学位英语(适用地区看课程介绍)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侵权责任法

      购买

    咨询老师

    官方微信

    自考网校

    官方微博

    电话咨询

    学历提升,免费咨询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3 百分自考网(Www.Exam100.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蜀ICP备18037099号-1

    • 微博二维码

    • 中国自考社区

    首页

    自考网校

    学历提升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