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导航
  • 全国

全国

全国2023年4月自考03293《现代谈判学》真题及答案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23-07-31 19:28:12 | 收藏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认为谈判是“有关方面对有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进行会谈”出自于(A)
    A.《现代汉语词典》
    B.《简明政治词典》
    C.《世界知识词典》
    D.《中文大辞典》台湾版
    2.“谈判是谈判双方和双方以上为了消除分歧,改变关系而交换意见,为了取得一致谋求共同利益和契合利益而磋商协议的社会交往活动”出自于(B)
    A.李军湘《谈判语言艺术》
    B.李明新《现代谈判学》
    C.甘华鸣、许立冬《谈判)
    D.马克态《商务谈判理论与实务》
    3.将谈判学的学科概念界定为“谈判是一门横断科学。它是以协调各种社会关系而举行会晤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问”的是(B)
    A.牟传琳等
    B.朱文忠
    C.张强
    D.李明新
    4.“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着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马克思、恩格斯的这段话用在“谈判的重要作用上”体现的是(D)
    A.谈判是发展经济的桥梁
    B.谈判是调整利益的方法
    C.谈判是解决争议的手段
    D.谈判是改善环境的措施
    5.以下实例“墨子止楚攻宋”、“烛之武退秦救郑”反映的古代谈判的主要特点是(D)
    A.谈判是统治者的专利
    B.个人的作用至关重要
    C.相互欺骗是常见手法
    D.谈判的议题比较简单
    6.被认为是“应用范围最广、应用频率最高”的谈判类型是(C)
    A.双边单一型谈判
    B.横向与纵向谈判
    C.双边统筹型谈判
    D.多边统筹型谈判
    7.谈判目的都是为了(A)
    A.使主体的某种需要得到满足
    B.达成协议而求同存异
    C.享受平等权利、承担平等义务
    D.以一定的客观标准作为交换条件
    8.主要适用于政治军事谈判的原则是(C)
    A.平等互利原则
    B.谋求一致原则
    C.坚持正义原则
    D.依据标准原则
    9.根据“谈判议题的复杂程度或参与人数的多少来划分”可将谈判分为(C)
    A.主场谈判、客场谈判、第三地谈判
    B.政治谈判、科技谈判、文化谈判
    C.大型谈判、中型谈判、小型谈判
    D.民间谈判、政府谈判、国际谈判
    10.“谈判主体的对等性、谈判客体的多样性、相关因素的复杂性、策略技巧的灵活性、谈判历程的艰难性、谈判原则的特殊性”是哪种谈判所具有的特点?(B)
    A.科学技术谈判
    B.政治军事谈判
    C.建设工程谈判
    D.货物买卖谈判
    11.导致谈判成功或失败的决定性因素是(C)
    A.谈判班子的理想人数
    B.谈判成员的主要职责
    C.谈判人员的个体素质
    D.谈判人员的整体素质
    12.“掌握本次谈判项目的总体财务情况;了解对方在利益方面的期望值;分析计算实现谈判方案应得的收益;向领导人提供财务方面的合理建议;在签约前提出对合同的财务分析表”是(D)
    A.法律人员的具体职责
    B.技术人员的具体职责
    C.商务人员的具体职责
    D.经济人员的具体职责
    13.“在谈判开始阶段,创造良好的气氛,使对方心情愉快地坐下来谈判;在交流过程中,让对方首先发言,耐心听取对方意见,以便引起对方的受尊感;在达成协议阶段,给对方以优惠条件,表示愿意建立长期联系”。体现的是在实施激励的问题上应遵循(A)
    A.强化原则
    B.结合原则
    C.针对原则
    D.创新原则
    14.“其一,确定的谈判目标必须符合法律准则、道德规范。其二,确定的目标应当符合谈判人员的实际能力。”以上这两方面体现的是确定谈判目标应当遵循(A)
    A.可行性原则
    B.合理性原则
    C.灵活性原则
    D.保密性原则
    15.属于演绎分析法的是(C)
    A.完全归纳分析法、简单枚举分析法、科学归纳分析法
    B.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剩余法
    C.直言三段论法、假言三段论法、选言三段论法
    D.平均数法、相对数法、动态数列法、数学模型法
    16.总量指标法是(D)
    A.将某类综合信息区分为不同的小类,以便对其总体情况做出具体分析
    B.将反映分析对象某一属性的不同数值,综合成为一个典型的平均数值,用以表明总体或一般水平
    C.通过对比法而形成一个比值,用此比值来反映洽谈的总体情况
    D.将一批数据概括起来说明一项分析对象
    17.信息分析的原则是(A)
    A.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当前与长远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合理与合意相结合
    B.实用性原则、合理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灵活性原则、保密性原则
    C.多样原则、制约原则、创新原则、时空原则
    D.真实性原则、标准性原则、准确性原则、完整性原则
    18.“秘密谈判、掩人耳目的谈判、非实质性谈判、欺骗性谈判”的划分标准是(D)
    A.以谈判目的为标准
    B.以谈判客体为标准
    C.以谈判主体为标准
    D.以谈判形式为标准
    19.处于主动地位的策略技巧是(C)
    A.尽量避免无谓争论、摆出问题坦诚协商
    B.忍耐克制等待机会、尽量让对方多说话
    C.坚持标准规定期限、提出要求先苦后甜
    D.讨价还价留有余地、避免过早暴露目标
    20.心理学家逊伯特·莫拉宾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得出的结论:对于一条信息的传递效果,口头语言的作用所占的比例是(B)
    A.35%
    B.38%
    C.47%
    D.65%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谈判的基本要素包括(ABCD)
    A.谈判主体
    B.谈判客体
    C.谈判媒介
    D.谈判目的
    E.谈判结果
    22.动机的含义可以分解为(BCDE)
    A.动机具有原发性、潜伏性和实践性特点
    B.动机为个体行为指出目标
    C.动机为个人行为提供力量以达到其心理平衡
    D.动机使个体明确其行为的意义
    E.动机是一种内部刺激,是个体行为的直接原因
    23.通过外界压力预测动机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BCDE)
    A.对方的兴趣信念
    B.对方的主体职责
    C.对方主体的地位
    D.对方的期望程度
    E.对方的重视程度
    24.常规式谋略的表现形式有(ABCE)
    A.循规照旧
    B.按章行事
    C.以往惯例
    D.投其所好
    E.客观标准
    25.释解体语的原则包括(ABCDE)
    A.整体性原则
    B.制约性原则
    C.个性化原则
    D.价值观原则
    E.局限性原则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定额支付
    是指当事人经协商在谈判合同中明确规定总的金额,然后按照合同的规定一次算清。
    27.特殊能力
    是指在某些特殊领域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感知、评估、鉴别、表达、分析、转换、调控等能力。
    28.连锁式复合问题
    是指由复杂问题分解出来的细节问题中还包含着更细节的问题,这些细节问题不属于同一个层次。
    29.外交语言
    是指国家与国家在交往过程中为处理各种关系而使用的语言。
    30.偷换概念
    是指用相似而不相同的概念代替原先使用过的概念。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1.简述谈判开局阶段的重要作用。
    答:
    ①形成第一印象;
    ②建立洽谈气氛:
    ③决定谈判态度:
    ④确定谈判方式:
    ⑤形成等级观念。
    32.简述心理防御对行为的影响。
    答:
    ①文饰对行为的影响;
    ②反向对行为的影响;
    ③投射对行为的影响;
    ④移置对行为的影响;
    ⑤压抑对行为的影响。
    33.简述处理反对意见的策略技巧。
    答:
    ①加以区别;
    ②实事求是;
    ③慎重认真:
    ④避免冲突。
    【评分参考】答对1点给1分,全部答对给满分5分。
    34.简述谋略的基本类型。
    答:
    ①常规式谋略;
    ②利导式谋略;
    ③迂回式谋略;
    ④冲激式谋略。
    【评分参考】答对1点给1分,全部答对给满分5分。
    35.简述体语的辅助功能。
    答:
    ①增加有声语言的表现力;
    ②使表达的情感更加鲜明;
    ③能掩饰或昭示内心情绪;
    ④能迅速地传递反馈信息:
    ⑤有效地体现气质和风度。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谈判中如何发挥主体能动作用?
    答:
    ①自由选择,以我为主;
    ②掌握信息,通晓规律;
    ③一丝不苟,减少失误;
    ④抓住关键,提高效率;
    ⑤利用时机,随机应变;
    ⑥有胆有识,努力进取。
    37.试述策略技巧的应用规律。
    答:
    ①以对方的判断失误为前提;
    ②顺应对方趋利避害的心理;
    ③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六、案例分析题:10分。
    38.在一次探讨人口结构的研讨会上,某甲在发言中讲道:“在人口统计中,不论是哪一个国家,不论是哪一个民族,也不论是哪一个历史时期的统计材料,都发现一个同样的规律,即新生婴儿中男要的出生率总是摆动于22/43这个数值左右,而不是1/2。曾经发生过这样有趣的事情:某年,在法国某地发现男婴出生率同22/43 有较大的偏差。经过复查是计算时出了差错。在纠正了原始资料的计算错误后,发现男婴出生率仍是稳定在22/43。”某乙听后发表了如下异议:“男婴出生率是22/43,那就是说,男要由生率要比女要出生率高。可是,我看过许多人口统计资料,这些材料说明,许多国家和地区,例如苏联、日本、美国、联邦德国与我国的台湾省,都是女人比男人多。可见,认为男婴出生率总是在22/43上下摆动,是不能成立的。”
    请根据案例回答:
    (1)逻辑学上的诡辩及特征是什么?(5分)
    (2)此案例体现了哪种常见的诡辩手法?(1分)
    (3)结合案例说明此种诡辩手法的内容。(4分)
    答:
    (1)逻辑学认为,诡辩是指那些故意违反逻辑规律、违反推理规则或论证规则错误的论证方法。诡辩具有以下逻辑特征:
    ①诡辩主要用于为错误观点进行辩护;
    ②诡辩是似是而非的论证方法:
    ③诡辩是故意违反逻辑规律或逻辑规则的逻辑错误;
    ④诡辩与谬误不同。
    (2)此案例体现的是偷换概念的诡辩手法。
    (3)偷换概念是指用相似而不同的概念代替原先使用过的概念。主要表现为以下情形:
    ①任意改变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使之变成另外一个概念;
    ②利用多义词可以表达几个不同概念的特点,故意把不同的概念混淆起来;
    ③抓住概念之间的某些相似性,抹杀不同概念的本质区别;
    ④混淆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此案例当中,某甲讲的是男婴、女婴的出生率问题。而某乙将其偷换成了男人、女人的人口比率问题。男婴、女婴与男人、女人是相似而不相同的概念。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自考网校
    • 课程精讲班

    • 考点串讲班

    • 全科精讲班

    • 全科基础班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学位英语(江苏、山东适用)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学位英语(适用地区看课程介绍)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侵权责任法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经济学原理(初级)

      购买

    咨询老师

    官方微信

    自考网校

    官方微博

    电话咨询

    学历提升,免费咨询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3 百分自考网(Www.Exam100.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蜀ICP备18037099号-1

    • 微博二维码

    • 中国自考社区

    首页

    自考网校

    学历提升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