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24年4月自考03291《人际关系学》真题及答案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24-05-25 16:34:00 | 收藏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人际关系学试卷
(课程代码0329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在20世纪30年代创立的人际关系评估法被称作(D)
A.心理测评法
B.参照测量法
C.人物推定法
D.社会测量法
2.人际关系的发展规律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体现的是(C)
A.人际关系的社会性
B.人际关系的历史性
C.人际关系的客观性
D.人际关系的情感性
3.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A)
A.人的社会性
B.人的创造性
C.人的主体性
D.人的能动性
4.相互作用分析理论的宗旨在于运用PAC人格结构模式来改善人际交往及其相互关系,其
中的关键在于保持自己的(B)
A.父母状态
B.成人状态
C.儿童状态
D.青年状态
5.1927年组织哈佛大学部分教授与西方电器公司有关成员开始“霍桑实验”的人是(A)
A.梅奧
B.巴纳德
C.西蒙
D.法约尔
6.提出“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之间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观点的是(B)
A.马斯洛
B.马克思
C.梅奥
D.赫茨伯格
7.被看作是人际第一关系的是(D)
A.代际关系
B.婆媳关系
C.夫妻关系
D.血缘关系
8.通过比较稳固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称为(C)
A.能力
B.兴趣
C.性格
D.气质
9.属于身份权的是(C)
A.姓名权
B.名称权
C.荣誉权
D.名誉权
10.容易导致自卑心理的气质类型是(D)
A.胆汁质
B.多血质
C.多血质和胆汁质
D.抑郁质和粘液质
11.世界卫生组织成立的时间是(B)
A.1945年
B.1948年
C.1955年
D.1958年
12.交际礼仪修养最重要的原则是(A)
A.尊重他人
B.谦虛谨慎
C.情绪稳定
D.态度平和
13.在社交中容易产生羞怯心理的气质类型是(A)
A.抑郁质
B.粘液质
C.胆汁质
D.多血质
14.酸葡萄心理体现的是哪种自我防卫心理?(C)
A.幽默诙谐
B.升华转移
C.合理化缓解
D.补偿消除
15.以下体现批评技法的是(D)
A.这次你又出错了
B.再犯错,马上给我走人
C.每次都是你,要好好反省
D.犯错不可怕,关键是要弄清犯错的原因
16.以下不属于直系亲属关系的是(B)
A.祖父、祖母
B.伯伯、叔叔
C.岳父、岳母
D.父亲、母亲
17.在整个家庭关系中处于核心和主导地位的是(B)
A.父母子女关系
B.夫妻关系
C.兄弟姐妹关系
D.婆媳妯娌关系
18.在调适代际关系的技法中,两代人和睦相处的前提是(C)
A.老青相依
B.尊老爱老
C.求同存异
D.密切合作
19.见面时鞠躬、拱手、握手并用的是(D)
A.日本人
B.韩国人
C.泰国人
D.新加坡人
20.“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反映的是(A)
A.竞争的普遍性
B.竞争的社会性
C.竞争的历史性
D.竞争与合作的有机结合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人际关系的理论主要包括(BCDE)
A.谋略运筹理论
B.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
C.人群关系理论和人际需要理论
D.角色、戏剧和交换理论
E.人际关系认识平衡理论
22.体现封建宗法关系的描述包括(ABCE)
A.“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
B.“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C.“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D.《墨子节葬下》中说,“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
E.“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23.人际关系的“交流情感,有益于身心健康”功能表现为(ACD)
A.消除孤独、交流情感
B.形成健康个性、健全自我意识
C.减轻痛苦、增加快乐
D.减少疾病、延年益寿
E.消除压力、增强自信
24.法律关系与道德关系的区别主要表现在(ABCDE)
A.规定方式不同
B.产生时间不同
C.作用不同
D.执行机构不同
E.强制程度不同
25.舒茨的三维人际关系理论中的基本人际需要包括(BDE)
A.关心他人的需要
B.包容的需要
C.社会整合的需要
D.控制的需要
E.情感的需要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人际关系学:是一门研究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并以此规律指导人们实践,优化人际关系的科学。
27.角色扮演:是指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社会职位、时间场合,面对不同的交往对象所表现出来的行为。
28.宗法关系:是以宗法制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按家族血统远近区分亲疏贵贱的等级关系。
29.物质手段:是指用于进行人际交往的各种具有价值的物质。如金钱、烟酒、特产、文物等。
30.代际关系:是指上下辈两代人之间的关系,泛指青年人和老年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1.人际关系的显性结构包括哪些要素?
答:
①交往主体和交往对象。
②交往手段。
③交往环境。
④交往目的。
⑤交往过程。
⑥交往内容。
【评分参考】答对1点给1分,任答对5点给满分5分。
32.简述不同性质的人际关系的分类。
答:
①按其性质划分,可分为对抗关系和非对抗关系。(2分)
②对抗关系,主要是指相互对立,不可调和的关系。(1分)
③非对抗关系,是指有矛盾但不是相互对立的,是可以调和的关系。(1分)
④对抗与非对抗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换的。(1分)
33.简述影响人际关系的内在因素。
答:人际关系的内在因素指关系主体本身所具有的制约人际关系的因素。它是人际关系发生、发展的基本动力,在人际交往中起决定性作用。(2分)
影响人际关系的内在因素主要包括:
①生理因素。(1分)
②心理因素。(1分)
③社会因素。(1分)
34.简述相容原则的具体要求。
答:
①相容就是谦让,就是宽宏大量。
②相容就是豁达,就是容人之短。
③相容就是宽容,就是宽以待人。
④相容就是抑制,就是自我调整。
⑤相容不是懦弱,而是自信。
⑥相容是转换器。
【评分参考】答对1点给1分,任答对5点给满分5分。
35.简述群体的特点。
答:
①群体内各成员在心理上意识到对方具有相互认知与同属一群人的感受。(1分)
②群体内各成员在行为上相互依赖、交互作用、彼此影响,且具有互补性。(1分)
③群体内各成员在目标上是共同的。(1分)
④群体内各成员,共同遵守该群体的行为规范和规则。(2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试评述人群关系理论的创立和发展。
答:1933年梅奥出版了《工业文明中的人性问题》一书,提出了人际关系研究这一重大课题,标志着人际关系学的创立。罗特利斯伯格也先后出版了专著和与人合著的《管理和工人》、《管理和士气》,对人群关系理论做了进一步的阐述,为人群关系理论的创立和传播做出了贡献。(2分)
此后,研究者们以更广阔的视角来探求企业中人际关系及其理论,并逐步集中到四个领域:
有关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的问题。(1分)
同企业管理有关的所谓“人性”问题。(1分)
企业中的非正式组织及人际关系问题。(1分)
企业中的领导方式问题。(1分)
评述:人群关系理论在管理学中具有重要影响,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首先,人群关系理论强调重视人的因素和人际关系在发挥人的积极性中的作用,主张研究改进人际关系技能,改变领导方式,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人际关系等观点,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因素。(1分)
其次,人群关系理论也存在片面性。
(1)其创始人往往不恰当的夸大人际关系学说的影响和作用。
(2)具有将人群关系理论同其他管理科学对立的倾向。
(3)将人际关系状况看成是实现企业效率的决定因素等。(2分)
37.如何正确处理男女生之间的交往关系?
答:男女生之间的交往是正常的人际交往;(3分)
要正确区分男女生之间的友情和爱情;(3分)
男女生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4分)
【评分参考】三方面分别展开论述,否则酌情加分。
六、案例分析题:10分。
38.《三国演义》中,与诸葛亮齐名的庞统去拜见孙权,“权见其人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庞统又见刘备,“玄德见统貌陋,心中不悦”。孙权和刘备都认为庞统这样面貌丑陋之人不会有什么才能,因而产生不悦的情绪。请根据案例回答:
(1)案例中的现象属于人际认知中的哪种心理效应?(2分)其内涵是什么?(4分)
答:属于人际认知中的刻板印象。(2分)刻板印象是指人际交往中,对某人或某一类人进行简单概括归类,形成比较固定的印象或看法。(4分)
(2)请举出两个例子说明这种心理效应的表现。(2分)
答:例如,在人际认知中认为英国人彬彬有礼讲究绅士风度,但传统保守;法国人开放、浪漫,但自由散漫,这是因对象国籍不同形成刻板印象。再比如“无奸不商”,这是社会上对商人的一般看法,这是因职业不同形成的刻板印象。(2分)
(3)这种心理效应的危害及如何防止出现此种认知偏差?(2分)
答:刻板印象往往会阻碍我们对某一类人中的个体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在人际认知中,要克服刻板印象的影响,打破固定化,这样才能相对客观地、准确地了解交往对象,防止出现认知偏差。(2分)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