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导航
  • 全国

全国

全国2025年4月自考00468《德育原理》真题及答案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25-08-11 12:17:57 | 收藏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初步建立有关德育的基础理论,视为"德育原理"在我国产生标志的是
    A.梁启超的《德育鉴》
    B.吴俊升的《德育原理》
    C.蒋拙诚的《道德教育论》
    D.姜琦的《德育原理》
    2.德育是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这一观点是
    A.德育转化说
    B.德育内化说
    C.德育内外化说
    D.德育建构说
    3.德育的本体性功能是
    A.个体性功能
    B.社会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
    D.享用性功能
    4.下列选项中,为德育起源提供了必要条件的是
    A.古猿已进化为人类
    B.人类的劳动和交往
    C.人类认识自然能力
    D.人类的生理心理状况
    5.德育目的在指引德育期预定的方向发展的同时,也发挥调整和支配作用,避免德育偏离方向。这指的是德育目的对德育活动的
    A.规范功能
    B.引导功能
    C.调控功能
    D.评价功能
    6. 将德育目标划分为道德认知目标、道德情感目标、道德意志目标和道德行为目标的依据是
    A.学校层次
    B.品德结构
    C.德育内容
    D.德育目的
    7.关于什么是道德和道德相关的知识,属于教师德育的
    A.本体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工具性知识
    D.实践性知识
    8.科尔伯格提出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是
    A.三水平六阶段
    B.三阶段六水平
    C.六水平四阶段
    D.六阶段四水平
    9.在我国,德育内容是心理品质、伦理道德、法治观念、政治素养、国际理解等学科知识的有机融合,这体现德育课程内容具有
    A.层次性
    B.综合性
    C.理论性
    D.整体性
    10. 道德教育的过程可以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中的任何一个心理要素开始,这说明德育过程的引人具有
    A.计划性
    B.正面性
    C.复杂性
    D.多端性
    11.达成特定德育目标的中介是
    A.德育手段
    B.德育方法
    C.德育环境
    D.德育对象
    12.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要成为"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这是共青团的
    A.组织宗旨
    B.组织原则
    C.基本任务
    D.政治任务
    13.当下,各种类型的电子游戏几乎霸占了学生所有的业余时间,在此背景下,为降低蔓延的娱乐文化给学生们的道德影响,教育者需要特别关注
    A.体育游戏
    B.智力游戏
    C.传统游戏
    D.合作游戏
    14.依据资源存在形态的不同,德育资源可分为
    A.隐性德育资源和显性德育资源
    B.传统德育资源和现代德育资源
    C.现实德育资源和网络德育资源
    D.自然德育资源和社会德育资源
    15.家庭环境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其开发和利用有赖于真正构建
    A.家庭教育协作体
    B.家庭教育独立体
    C.家校德育共同体
    D.家校德育独立体
    16.德育只有植根于深厚的民族文化传统,汲取“母体”的生命养分,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其
    A.外源性的发展
    B.内源性的发展
    C.他源性的发展
    D.自源性的发展
    17.按照影响源的覆盖范围的不同,德育环境可以分为
    A.宏观环境、中观环境与微观环境
    B.正面德育环境与负面德育环境
    C.显性德育环境与隐性德育环境
    D.校外德育环境与校内德育环境
    18.从学校德育环境角度看,社会经济系统、政治系统、文化系统属于
    A.学校宏观外部德育环境
    B.学校中观外部德育环境
    C.学校微观外部德育环境
    D.学校客观外部德育环境
    19.在对传统品格教育过于强调"美德袋"式的德育所存在的片面强调强制灌输,忽视学生道德成长主体性的弊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
    A.价值澄清模式
    B.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C.体谅模式
    D.关怀模式
    20.以培养学生道德情感为中心的道德教育模式是
    A.价值澄清模式
    B.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C.体谅模式
    D.关怀模式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21.简述德育的个体享用功能及其意义。
    22.简述我国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
    23.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及处理。
    24.什么是学生品德评价?它有哪些基本功能?
    25.简述德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有效途径。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6.试论教师的德育素养结构及其形成途径。
    27.仪式为什么能促进学生的品德养成?举一个学校教育仪式的例子,分析如何发挥仪式的德育作用。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5分。
    28.案例材料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在对关于课程育人的阐述中提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中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
    发挥其它课程德育功能。要根据不同年级和不同课程特点,充分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德育资源,将德育内容有机融入到各门课程教学中。
    语文、历史、地理等课要利用课程中语言文字、传统文化、历史地理常识等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因素,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
    数学、科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要加强对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树立勇于创新、求真求实的思想品质。
    音乐、体育、美术、艺术等课要加强对学生审美情趣、健康体魄、意志品质、人文素养和生活方式的培养。
    外语课要加强对学生国际视野、国际理解和综合人文素养的培养。
    综合实践活动课要加强对学生生活技能、劳动习惯、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用好地方和学校课程。要结合地方自然地理特点、民族特色、传统文化以及重大历史事件、历史名人等,因地制宜开发地方和学校德育课程,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人口状况和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树立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的意识。
    统筹安排地方和学校课程,开展法治教育、廉洁教育、反邪教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环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毒品预防教育、影视教育等专题教育。
    问题: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对学科课程与德育的关系以及学科课程德育实施的认识。
    参考答案(付费阅读)
    该篇属于收费内容,请付费查看
    说明:无需注册网站会员,支付成功输入手机号即可阅读。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自考网校
    • 课程精讲班

    • 考点串讲班

    • 全科精讲班

    • 全科基础班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四川,新疆]自考14452小学生心理辅导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广东,甘肃]自考00800经济学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四川,甘肃]自考04436康复护理学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湖北,甘肃]自考14494学前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内蒙古,安徽,青海]自考06230小学艺术教育

      购买
    • 课程精讲班

      网课试听
    • [安徽,江西]自考01214培训管理

      购买

    咨询老师

    官方微信

    自考网校

    官方微博

    电话咨询

    学历提升,免费咨询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3 百分自考网(Www.Exam100.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蜀ICP备18037099号-1

    • 微博二维码

    • 中国自考社区

    首页

    自考网校

    学历提升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