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18-08-02 21:25:48 | 收藏
1、 在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中的核心问题是( )
A、党的领导问题B、祖国统一问题
C、各民主党派的团结问题D、现代化建设问题
【参考答案】:A2、 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是( )
A、国有经济B、外资经济
C、个体经济D、合作经济
【参考答案】: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是( )
A、三民主义B、民主主义
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
【参考答案】:C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 )
A、经济体制改革B、政治体制改革
C、培育公民意识D、缩小贫富差距
【参考答案】:A5、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B、生产力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C、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D、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参考答案】:C6、 中国共产党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
A、始终做中国的执政党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代表工人阶级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D、坚持民主集中制
【参考答案】:C7、 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 )
A、封建主义思想B、资本主义思想
C、新民主主义思想D、共产主义思想
【参考答案】:D8、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 )
A、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C、自力更生,艰苦创业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参考答案】:B9、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放在第一位的应是( )
A、国家主权和安全B、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和平友好、真正不结盟D、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参考答案】:A10、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参考答案】:D11、 毛泽东认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
A、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B、正确处理敌我矛盾
C、民族独立D、领土完整
【参考答案】:A12、 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 )
A、国营经济B、公私合营
C、加工汀货D、统购包销
【参考答案】:B13、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当前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 )
A、革命B、斗争
C、发展D、稳定
【参考答案】:C14、 下列属于按劳分配的是( )
A、国有企业员工的工资收入B、股利分红
C、个体从事工商业所得D、出租房屋的租金收入
【参考答案】:A15、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是党的( )
A、十二大B、十三大
C、十四大D、十五大
【参考答案】:D16、 2005年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对台工作的一系列新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其中,强调和平统一工作要体现( )
A、以民为本、为民谋利B、台湾地区老百姓的最大利益
C、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D、有利于实现两岸交流互动
【参考答案】:A17、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
A、为人民服务B、集体主义
C、诚实守信D、爱国主义
【参考答案】:A18、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途径是( )
A、民主决策B、自我管理
C、村民委员会的建设D、民主监督
【参考答案】:C19、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阶级斗争
C、民族独立D、领土完整
【参考答案】:A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 )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
【参考答案】:A21、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 )
A、仍处于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B、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正处于并将永远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已经进入共产主义
【参考答案】:B22、 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主体是( )
A、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B、私营经济
C、外资经济D、合作经济
【参考答案】:A23、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 )
A、一个中国B、两制并存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不承诺放弃武力
【参考答案】:A24、 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是( )
A、革命性质问题B、革命动力问题
C、分清敌友问题D、分清是非问题
【参考答案】:C25、 “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心内容是( )
A、土地革命B、武装斗争
C、农村革命根据地D、党的领导
【参考答案】:A二、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考生任选其中5题作答,每小题7 分,共35分。如果考生回答的题目超过5题。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5题计分。)
所当然是价值的主体。
4、简述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P123)
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三者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互相依存,互相促进。
(1)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30多年的发展靠的是改革,实现未来的奋斗目标关键还在改革。
(2)发展是目的,是硬道理。解决中国所有问题,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都要靠发展,我们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集中力量把国民经济搞上去,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3)稳定是前提,发展经济、推进改革都需要有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都无从谈起。
5、为什么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参考答案】:(P103)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原因: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更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有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摆脱社会生产的落后状况,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3)只有搞好经济建设,才能逐步建立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从而才能充分显示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参考答案】:(Pl77~178)
(1)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2)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3)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总之,中国将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
三、材料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
1、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 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土最深 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 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 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 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 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摘自党的十八大报告
结合以上材料,请回答: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参考答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也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在认真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和最新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这个“承”和“进”,主要就体现在以上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上。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所坚持的依然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它们都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坚持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坚持以无产阶级政党为领导核心,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等等。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 学习交流群 -
关注“自考直通车”
点我咨询
12-18
12-18
12-18
12-18
12-16
12-16
12-16
12-14
Copyright©2018-2023 百分自考网(Www.Exam100.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蜀ICP备18037099号-1
微博二维码
中国自考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