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18-03-21 16:18:50 | 收藏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应用性研究问题的研究成果对学前教育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的指导价值。其中涉及学前教育在某一方面、某一地区、某一部门的实际问题属于应用性研究问题的
A、第一层次
B、第二层次√
C、第三层次
D、第四层次
2、文献检索的方法多种多样,学前教育研究中适用于检索最新课题的检索方法是
A、顺查法
B、逆查法√
C、跟踪法
D、计算机检索法
3、在学前教育领域的观察研究中,日记描述、轶事记录和样本描述等叙述形式在本质上都属于
A、图式记录
B、田野笔记√
C、项目清单
D、等级记录
4、在学前教育研究中,代表不同水平测量的量表中层次最高、包含信息最多的是
A、称名量表
B、顺序量表
C、等距量表
D、比率量表√
5、学前教育区域性行动研究可分为定期直接交往的行动研究、网上合作的行动研究等类型,其分类依据是
A、研究模式
B、研究层级
C、沟通方式√
D、研究成员构成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6、依据研究目的不同,学前教育研究的类型可分为
A、质性研究
B、开发研究√
C、评价研究√
D、量化研究
E、行动研究√
7、幼儿园教师应成为反思性实践者,反思性实践者的实践性认识包括
A、活动过程中对缄默知识的认识√
B、活动过程的反思√
C、情境中的对话√
D、关于活动过程的认识与省思的反思√
E、与情境的反思性对话√
8、我国学前教育领域中理论性较强的期刊有
A、《学前教育研究》√
B、《学前教育》
C、《早期教育》
D、《幼儿教育》√
E、《教育与教学研究》
9、目的性研究设计的类型有
A、创新性研究设计
B、描述性研究设计√
C、探索性研究设计√
D、解释性研究设计√
E、表达性研究设计
10、随机抽样设计是建立在统计学的抽样分布理论基础上的,其基本类型包括
A、机械抽样设计√
B、极端个案抽样设计
C、滚雪球抽样设计
D、分层抽样设计√
E、方便抽样设计
11、在学前教育研究中,观察前要制订一份完整的观察研究计划,主要包括
A、观察时间√
B、观察地点√
C、观察方式√
D、观察对象的选择√
E、对观察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12、要做好访谈前的准备工作,需要从哪几方面着手
A、充分熟悉访谈的内容√
B、准备好访谈所需的相关材料和设备√
C、尽可能地了解访谈对象√
D、确定访谈的时间和地点√
E、充分熟悉访谈的程序√
13、下列属于调查问卷中问题设计的基本要求的是
A、问题内容要与调查主体保持一致√
B、把开放式问题放在问卷结尾
C、避免提问带有诱导性√
D、合理设计敏感性问题√
E、问题的数量要适度√
14、列属于个人格测验的是
A、格塞尔发展顺序量表
B、韦克斯勒智力测验
C、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验√
D、罗夏墨迹测验√
E、比奈一西蒙智力测验
15、效度指测验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常用的效度类型有
A、评分者效度
B、内容效度√
C、同时效度√
D、预测效度√
E、结构效度√
16、按实验的控制程度分类,学前教育实验可分为
A、实验室实验
B、真实验√
C、验证性实验
D、准实验√
E、多因素实验
17、在教育行动研究的行动阶段,收集资料的方式主要有
A、观察√
B、访谈√
C、问卷√
D、评价
E、报告
18、下列属于统计图的构成的是
A、图题√
B、图目√
C、图号√
D、图形√
E、表注
19、下列属于质性研究资料归类分析操作技巧的是
A、手工操作√
B、计算机分析√
C、画图表
D、写内容摘要
E、交流
20、下列属于研究报告的基本框架的是
A、讨论√
B、前言√
C、方法√
D、结果√
E、本论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21、调查法
调查法:是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周密地了解教育工作中某一方面的现实状况,弄清存在的问题或成绩及其可能的原因,通过调查到的大量事实,概括出教育的规律性,探求发展趋向的一种研究方法。调查法亦称间接观察法,是学前教育研究中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研究方法。
22、文摘性综述
文摘性综述:是一种常见的课题研究综述形式,指对文献研究的问题进行综合性的描述,反映的内容比目录性综述要具体,但对信息不加以分析、评论,只是将收集的文献论述问题予以归类,并简单描述。如在某些问题上,研究者如何论述,提出什么观点,其他研究者是如何论述的,等等。
23、横向设计
横向设计:是形式化的研究设计类型之一,指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行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24、观察者效应
观察者效应:是指观察者对收集的数据或文字信息的效度或信度有着负面影响的学问。
25、学前教育访谈研究
学前教育访谈研究:是研究者通过受访者面对面的交谈,以口头回答的形式来搜集资料的一种调查研究方法。其基本的研究方式就是研究者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设计好调查研究的问题,由访谈人员探访受访者,面对面逐一向其提出问题,让其口头回答,通过记录、整理和分析受访者提供的口头资料来探讨和认识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26、系统随机抽样
系统随机抽样:又称等距抽样或机械抽样,是把总体中的所有个体按某种顺序排列编号,然后依固定的间隔抽取样本(间隔的大小视总体与样本数量的比率而定)。
27、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广义的实验设计指进行一项实验研究的整体设计。狭义的实验设计指实验过程中的组织形式、被试分配形式和实验变量介人或控制的形式。
28、差异量数
差异量数:是对于数据变异性即离中趋势进行度量的一组统计指标。常见的差异量数有标准差或方差、全距、四分差、平均差。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29、简述好的研究问题的基本特征。
①研究问题是可行的、可通达的。
②研究问题是清楚的、明晰的。
③研究问题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
④研究问题是符合伦理、道德的。
⑤研究问题有新颖性、创新性
30、简述文献检索的过程。
①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与要求,确定所需文献的主题范围、载体类型、时间跨度及地域界限等。
②确定检索工具的检索标志,一般要求研究者根据现有条件,在自身所熟悉的检索工具和能把握的信息源中查找文献。
③确定检索的途径与方法,根据文献的既定标识。即文献的外表特征(如作者名、文献名、相关的代码等)或内容特征(如分类目录、主题词等)进行查找。
④根据检索线索,找到文献的馆藏,索取所需文献。
31、简述教育研究中影响测验信度的因素。
①从测验本身来看,影响测验信度的因素主要有:测验的长度,测验的时间;测验的同质性;
②从被试的角度来看,影响测验信度的因素主要有:身体健康状况情绪紧张、疲劳;人的
记忆波动;对测验形式的了解,施测的环境条件;具备其他有关知识;对测定内容的熟悉尽情况。
32、简述教育行动研究的条件。
①应具备研究的动机、目的与问题。
②应具有丰富的文献基础,进而使自己在教育行动研究过程中的各种“行动”是自觉的,而非仅凭“经验"解决问题,也绝非“跟着感觉走”。
③应建立系统化并且真实、丰富的档案文件及数据记录,尤其是应具备研究参与者在行动过程中“变化"(或相关)的清晰文件数据。
④应具备系统化的资料收集过程及方法。
⑤应完整呈现行动研究的过程。
33、简述质性研究中的理论。
质性研究中的理论是指在原始资料中提取出来的,适用于特定情境中解释特定社会现象和实际的语言表述,其一般包括前人的理论、研究者自己的理论与资料中呈现出的理论几个方面。经过对原始资料的整理、初步分析与深入分析,质性研究资料分析要进入理论建构的阶段。在质性研究中,往往采用“自下而上”的路线,通过归纳分析逐步产生理论。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34、试述学前教育研究问题的来源。
从问题普遍性与涉及范围大小考虑,可以通过以下三个层面探讨问题的来源:
①关注幼儿园自身的保教问题。
幼儿教师做课题的根本立足点应该是本园,甚至本班的教育与养护问题。主要应关注四个方面的问题:幼儿园自凸发展中由来已久的困难与缺点;幼儿园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幼儿园与教师自身的定位问题,幼儿园与教帅已有的成功的经验。
②关注国内保教问题。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课题研究主要有事业发展、儿童发展、政策研究、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教育家教育思想研究、课程建构研究(包括园本课程研究、游戏理论与实践研究)等。幼儿园课题研究必须根据本地、本园的特点,遵循实事求是的、取人之长的基本原则。幼儿教师还要学会关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从教育信息资料中提炼课题。
③关注世界性保教问题。
关注世界性教育与养护问题有助于研究人员与教师及时了解世界儿童教育研究的发展态和信息,汲取先进教育理念,展开保教研究。如蒙台梭利教育对儿童秩序、规则.意识养成的促进作用;“根与芽"项目关于儿童参与的社区环境保护策略,瑞吉欧·艾米利亚教育体系中美术活动的作用等,对我国学前教育领域开展教育研究有着极大的肩发作用。
35、在学前教育观察研究中,运用事件取样记录应明确的要求有哪些?
①要预先确定目标行为事件,并给需要观测的行为事件下科学的操作定义。
②观察研究者需要预先考虑观察记录所需的内容。
③每次观察记录应在相同的活动背景中进行。
④观察正式开始之前确定观察记录总时间。一般有如下两种方式:确定观察的总时间,每次进行观察的时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有长有短;确定所要观察事件的总数,每次记录发生的行为事件,最后统计记录事先确定所要观察事件总数的总时间。
⑤观察记录前要先确定观察的样本人数,并要熟悉观察对象,根据行为事件发生频率的高低,确定每位观察者每次可同时观察的人数。要保证每位对象都在观察者的视野范围之内。
⑥现场记录应按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
⑦在对事件取样记录的资料进行量化分析时,研究者应考虑量化指标,分别统计行为发生的频率。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36、某市机关幼儿园公开招考教师,对应考人员在资格审查和教师基本技能面试合格的基础上实行四门课程的考试,结果两名考生成绩总分相同。她们的成绩如下:
政治 |
数学 |
语文 |
教育基础知识 |
总分 |
|
甲 |
79 |
77 |
82 |
78 |
316 |
乙 |
81 |
76 |
85 |
74 |
316 |
由于名额限制,只能在她们中取一舍一,为体现公平、合理、择优的原则,最后决定采用标准分办法作出取舍。经统计处理得到参加本次统考的全体考生各科平均分和标准差分别是:政治75,6;数学78,4;语文78,5;教育基础知识75,8。试根据有关统计学原理计算分析说明最后应取谁舍谁。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 学习交流群 -
关注“自考直通车”
点我咨询
12-18
12-18
12-18
12-18
12-16
12-16
12-16
12-14
Copyright©2018-2023 百分自考网(Www.Exam100.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蜀ICP备18037099号-1
微博二维码
中国自考社区